第25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舊黨可都是自命君子啊……他們敢不要臉嗎?
先傷己,再傷敵,鉗制上下,好狠的一招
“翰林不在這裡”高太后抬頭問王珪道:“玉堂那邊今夜有誰留守?”
王珪停了一下,偷眼先看了趙頊一眼,這才低下頭去,“回太后,是張璪”
高太后點起身邊的親信內侍,“陳衍,去宣張璪來福寧殿”
陳衍立刻領旨離開了——垂簾聽政的太后的諭旨,是可以叫做聖旨的有慈聖光獻曹後的舊例在,招翰林學士夜入福寧殿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隻是皇后繞在手上的汗巾,又被纏緊了一圈
今晚的趙頊似乎精神很好,努力的要將所有的事都安排妥當當陳衍離開,他又開始眨起眼睛王珪翻著韻書,一個字一個字翻譯,聲音卻漸漸不成語調
司馬光
呂公著
為師保
趙頊艱難的眨著眼睛,用了半刻鐘,將九個字的聖諭傳遞出來
韓岡掌心中滿是汗水,之前的猜測居然還是有錯
不是留著黨和舊黨在朝中廝殺,而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舊黨,站在了舊黨的一邊
“官家,要以司馬光和呂公著為師保?”
高太后的聲音尖利,聽起來卻讓人感覺隱藏著幾許怒意可惜韓岡從側面看不清高太后的表情,不過雍王臉色的變化,在韓岡的角度,卻能盡收眼底有那麼一瞬,一直都用餘光關注著他的韓岡,在趙顥的臉上,發現了一閃即逝的冷笑
趙頊的眼皮眨了兩下
沒有多,沒有少,依然穩定
這是在作交易,或者說,是妥協跟太后做交易,向太后妥協
韓岡都開始佩服起趙頊了壯士斷腕的剛烈,竟然在從來沒有吃過苦的皇帝身上見到了畢生的心血和成果,輕而易舉的便放棄這份狠決,韓岡真的沒有見過幾人做到過
趙佣的年紀太小了,又沒有其他兄弟,一旦他出了事,趙顥必然接位——有東漢舊事在前,不可能幼主夭折之後,再立一幼主,朝堂上下都會有忌諱
所以趙頊才要想太后妥協,讓高太后折騰就折騰朝堂,法施行了這麼多年,在地方上根深蒂固,舊法想要推行,只會一個麻煩接一個麻煩,到最後,高太后也不會有太多的精力來跟他的兒子過不去了
反正高太后上臺後有七八成的可能在舊黨的幫助下,清光朝堂上的黨,是會毫不猶豫的廢除法既然如此,還不如就先賣個好,不要給太后留下麻煩
等幾年一過,趙佣成人,那就沒有太后的事了那時候,再恢復法也不為難事看起來是妥協退讓,甚至是服輸,但還是為了將來東山再起
母子之間,算計到這一步,也難怪高太后會變了聲音,而趙顥的冷笑也就能理解了——趙頊沒有考慮到他母親的性格啊
韓岡再去看王珪和薛向,已經是變得面無表情的兩人,看起來一樣也都瞭然於心了
不過有一點讓韓岡覺得納悶,他和兩位宰執能想得通透,是因為他們在朝堂上的經驗但高太后能想明白,以她過去表現出來的性格,卻讓人覺得應該不可能想得透何況她今晚還留了兒子在宮中,換作是曹太皇在她的位置上,決不至於這麼做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了高太后現在已經是將自己放到了垂簾聽政的位置上,那麼從這一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且還是從結果上逆推原因,就不那麼難了另一方面,趙頊畢竟是兒子,做事和思考方式的規律,做母親的想明白不是難事
趙頊閉上眼睛,看起來在翰林學士入覲前,並沒有多的吩咐了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該表明的都已經表明了,十幾年的心血,在今夜被他完全放棄,視若敝履一般的丟到了一旁去
在兒子繼承皇位,和畢生的心血之間,趙頊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將他趙頊的血脈傳下去,這樣法才有未來
想得明白,做得是痛快
第一次,韓岡佩服起趙頊的手段,但他還是無法接受
“太后,官家,張璪已奉旨在殿外聽宣”陳衍匆匆進殿,向著太后跪倒
高太后提聲道:“宣其入殿”
陳衍立刻起身回頭,提聲道:“宣張璪進殿”
當高太后開始垂簾聽政,那麼趙頊再也沒有一言九鼎的權力了
不出意料,韓岡在趙頊的雙眼中找到了一絲失落,除非他能重開口說話,而且要清楚、流利,否則,權力將不會回到他的手中
以眼下的狀態,趙頊的政治生命,正在漸漸終結當內禪詔書下達之後,作為統御天下的天子,才三十出頭的趙頊,將不再存在
百度搜尋泡書閱讀最最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