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岡出入家門時,木料、磚瓦、沙石還有石灰,都堆到了院中。連照壁都有幾個工匠圍著。說是素白的照壁不合如今京城中的風俗,要好生打理一番。
“正面隨你們弄,背面衝家裡的,弄得好看些。”韓岡吩咐下去:“去找些官窯的碎瓷片來,各種顏色的都要……汝窯的青瓷要多一點。”
雖然不知道韓岡葫蘆裡賣得什麼藥,但他的吩咐,對工匠們來說,不比聖旨差多少。而且官窯的瓷器貴重,但碎瓷片卻便宜得很。才兩天的時間,材料就都準備好了。十幾個工匠在韓岡面前躬身待命,連王旖也出來了,想知道韓岡到底打算做什麼。
韓岡要做的自然是鑲嵌畫。
照壁對外的一面,按照如今的習俗來。但對內的一面,韓岡準備拼出一幅山水畫來。他向京中以山水聞名的王詵,邀了一幅畫。
韓岡的面子,駙馬都尉不能不給。也就一天,王詵就派人送了一幅《煙嵐晴曉圖》來,說是倉促之間難下筆,舊時習作還請韓龍圖不要嫌棄。
韓岡怎麼會介意?雖然他並不識畫,但王旖看到之後,就抽了一口氣,說是這一幅在王詵的作品中,也是頂尖的了,讓韓岡不得不又封了一份重禮回去。
將樣本依照雕刻的方法打到照壁上,摹寫出大概的圖樣構成,工匠們就用糯米汁拌的黏合劑將合適顏色的碎瓷片貼到照壁上。雖然韓岡的要求不合規矩,但工匠們皆是一絲不苟的完成。而且很是興奮,這等於是教了他們又一門手藝。
汝窯一片等黃金。‘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在後世留下傳說的汝窯瓷,在韓岡這裡就成了馬賽克瓷磚。
工匠們分塊包乾,一起動手。半日的功夫,煙嵐晴曉圖大體的構成差不多就成型了,雖然細節還要幾日功夫去琢磨,但已經能看出韓岡這一番佈置的佳妙之處了。
以王詵的佳作為本,或濃或淡的青色組成了遠山近水,加上妙至毫巔的留白,都顯示出韓岡本人還是有那麼幾分雅骨。
韓岡站在正堂前,欣賞著依然如同草稿一般的成果。西北之事只要有了定論也就沒有自己的事了,閒著無聊,分心打理一下自己家中也不差。
王旖也出來了,盯著照壁仔細看,一幅興趣盎然的樣子。
已經是黃昏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至近,在門前戛然而止。
隨即前日來傳詔的小黃門繞過了照壁,出現在院中,又是來傳詔的:“天子有旨,著韓岡即刻進宮。”
小黃門在宣詔之後,收了謝禮,便很痛快的倒出了緣由:“西夏國主秉常被囚,梁氏出面垂簾聽政。”
韓岡都怔住了,老天爺這是玩什麼把戲,要幫忙也不是這麼幫的。西北二虜的國主一死一囚,其國中內亂可期。換作是任何人來選擇,也只可能是速攻了。
暗歎一聲,韓岡進內屋換了一身公服出來,方心曲領、長腳幞頭、金帶、魚袋都戴好,正準備動身,又是一名內侍飛奔而至,卻是常來韓家傳詔的童貫:“天子口諭,宣韓岡速速進殿。”
韓岡愣了一下才接旨,怎麼接連傳詔?童貫下一刻就解釋了:“龍圖,遼主的死因從雄州傳來了……是從飛船上摔下來的!”
話聲剛落,連同工匠在內,院中的幾十對眼睛都看著韓岡。就是童貫也是緊盯著韓岡,在他臉上搜尋著表情洩露出來的真相。驚訝、崇拜,各種情緒蘊含在視線中的,不一而足。
“官人……!”王旖都忍不住驚訝。
“別看我,不關我的事。這肯定是耶律乙辛的功勞。”韓岡搖頭苦笑,“飛船上天多少年了,死了幾個?怎麼偏偏契丹國主碰上了!”
韓岡的辯解怎麼會有人信?院中不少人都在搖頭。不是韓岡發明了飛船,寫出了《浮力追源》,哪有從天上掉下來摔成肉餅的大遼皇帝?這因緣巧合放在他人身上也許還真的是湊巧,但放在發明了牛痘,有遇仙傳說的韓岡身上,又有誰會信是單純的巧合?!
韓岡不理會他們,韓信已經牽了馬過來了。龍圖閣學士出行時的一眾元隨也都整裝待發。天子在崇政殿中等著,豈能讓其久候?
韓岡動身離家,走到照壁前,腳步一停。
“對了。”他拿起繪底樣的筆刷,在照壁的左下角一筆連勾畫了個圖樣,對著工匠道,“在這裡用紅瓷片拼出來……就是這五個角的。”
第四卷,六|四之卷——南國金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