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珪攛掇著天子早攻西夏,莫等痛失良機,元絳在旁敲著邊鼓。
韓岡有趣的發現。他自進殿後,只見王珪和元絳在說話議論,其他幾名宰執都沒插話。不由自主的揣摩起幾個沒開口的宰執的態度來。
呂惠卿多半樂見速攻西夏。朝廷要錢要糧,自然是要加強手實法的推行。不過如果士紳們反彈得太厲害,為了維持後方穩定,趙頊也有可能拿呂惠卿開刀。這件事完全說不準,得看形勢的變化了。
呂公著最近受了打擊,由於陳世儒弒母案的牽連,在朝堂上的份量大跌,連累著西府被東府死死壓住,連軍事上的議題也給政事堂佔據了主動。
而沒說到錢糧,新入樞密院的薛向,暫時也不好開口。
樞密院中,唯一在軍事上還有著足夠發言權的郭逵卻是沉默著。
從郭逵的表情上,看起來方才殿上的商議,天子表現出來的態度,並不打算派他去總掌攻夏戰事,甚至是並不準備派他去前線——以郭逵的身份地位,去了前線,指揮權自然而然的就會聚攏到他的手上,就是種諤恐怕也抵擋不了。
也許能從他們的態度上下手……
王珪、元絳此時已經一番話說完,趙頊點頭開了金口:“遼國內亂當是定局,沒有遼國支援,西夏豈能抵擋得了官軍?韓卿,你看看西夏該如何攻打?”
韓岡正在考慮用什麼說辭說服天子,趙頊就已經下了定論,不再是攻不攻,而是怎麼攻了。
韓岡這一下可就有些頭疼了。
天子的態度已經出來了,加上西軍是自己的基本盤,不便攔著他們立功的機會。想了一想,道:“橫山已在官軍手中,銀夏唾手可得。禹臧花麻久欲投獻,蘭州也可輕易攻取。但興慶府道遠路長,其勢難攻。”
“可是因為瀚海?”趙頊詰問:“從蘭州沿著黃河走,不用過瀚海吧?”
“陛下明鑑,自秦鳳和熙河出發,可以直逼興慶府,不用穿越瀚海,唯一的問題是糧秣供給。兩路的儲備糧秣可以保證駐軍的食用,但不足以維持總數可達十萬人馬的大軍遠征千里。相對而言,鄜延、環慶兩路的情況就要好不少,身後是白渠糧倉,又有京兆府百萬石的糧草儲備。可偏偏有七百里瀚海阻隔。讓步兵來走,最後能出來三分之一就很了不起了,至於騎兵,又怎麼攻下靈州和興慶府?”
韓岡話聲一頓,郭逵立刻開口:“陛下,韓岡所言甚是。西夏大國,兵馬眾多,非交趾、河湟可比。如今勢弱,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想一次攻下興慶府,的確不易。不如先攻下銀夏和蘭州,在兩地做好準備,然後一舉合圍。”
韓岡暗自點頭。這老傢伙應該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既然攻打西夏不可避免,那就分成兩個階段來攻。
先吃掉容易下肚的銀夏和蘭州,然後歇一歇,穩定住了新闢疆土之後,等待合適的時機,再行攻打興靈。而這樣一來,滅國大功不會集於一人之手,郭逵上陣也就有了可能。同時,有足夠穩妥,趙頊也當喜歡這個方案。
郭逵的確是夠老辣,配合得很好。只是這老傢伙,說西夏就罷了,還要踩一踩交趾、河湟。韓岡瞥了一眼,心中有些火氣。
趙頊沉思起來。韓岡和郭逵是殿上最瞭解兵事的文武大臣,他們的話不能不理會。同時說的也在理,這樣也穩妥些。而且與直接攻打興慶府的計劃,在前期並沒有任何區別。最後選擇哪個方案,可以看打下銀夏和蘭州的情況而定。
他點了點頭:“先由此來籌辦。”
回到家中,周南的情況好了一些,睡得也安穩了,韓岡也稍稍放心了下來。
隨著遼主的死訊在朝堂上傳播開來,接下來的幾天,大部分臣子都上書,催促著要與西夏一戰,直搗興慶府。
大宋年年大捷,滅國拓土。直接領導和參與戰事的官員,一個個飛黃騰達,早就讓人紅了眼。區區河湟、交趾,就造就了兩個樞密副使,那麼西夏呢?
——人人都瘋狂了。
一時間,請戰聲不絕於耳,甚至沖淡了已經近在眼前的過年的氣氛。
而在響徹朝堂的的一片速攻聲浪中,韓岡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想法——穩紮穩打,一口口吃飯才是上佳的選擇——讓他成了顯眼的另類。
不過由於郭逵和韓岡採取的是同樣的態度,所以趙頊一時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斷。也許在天子心中,穩妥點也不差,只要沒有進一步的變化。
韓岡這兩天忙著公事,賢內助王旖則處理著家裡面的大小事務。
入住的宅子破損的地方很多,整修房屋是少不了的。韓家也不缺錢,派人請了十幾名工匠來,要好好整修一番,要以一個新面貌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