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少了。”韓岡道,“跟我們的產量差不多了。”

章惇訝然,看了看韓岡,“國內不就七一四廠一家在生產火箭?”

韓岡笑著點頭,“正是。”

為了機密,軍器監轄下的工廠和研究所,如今都加以數字為號,不再使用聽起來十分響亮或是一聽就知道研究方向和生產專案的名號了。位於萊州的七一四廠,就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火箭的軍工廠。

章惇嘴角扯了一下,似冷笑,似譏笑,“遼國的舉國之力,也就跟中國一家軍工廠的日常產量相當,誠不足慮。等我新式火箭一出,更不足為患。”

“新火箭定型了吧?”曾孝寬偏過頭問韓岡。

“差不多了,再試驗幾次。”韓岡說。

“可要小心保密。”呂嘉問冷笑說,“別又讓北虜偷學走了。”

“遼國偷學不走。”韓岡笑道,“等他們偷學走,我們的火箭都能飛到月亮上去了,呂吉甫也能回京師了。”

座中一陣大笑。

這正是《地月行》中的內容,也是京師近幾日謠言的內容。

《地月行》中的描寫世界,技術之先進,遠遠越當代。上百仞的高樓,數千丈的大壩,密佈的運河,寬闊的道路,以及在道路上賓士的汽車。其想象力瑰麗宏奇,備受讚許,不過月餘便哄傳京師。

即使是章惇,前日遇到韓岡時,也開玩笑的問一句什麼時候能讓他乘上飛機。可以早間去金陵觀風,晚上回開封赴宴,第二天一早,還能去長安見一見老朋友。等到休沐的時候,就回福建老宅修養一天。

神仙志怪中,仙人朝北海暮蒼梧,無人會說仙人飛不了那麼快,世人心目中,神仙自當乘風而行,日行萬里。

列車鐵路,已經將早年金陵與開封之間長達二十二日的官方行程,縮短到七日之內。等正在試驗中的蒸汽機車正式投入使用之後,據說更能縮短到三日。即使書中的飛機,把三日縮短到半日,這世人也已經沒有誰會一口咬定這不可能了。

蒸汽機都已經可以犁地、上船、上車。誰說不能安到飛船上?何況《自然》的各部期刊上,早就把各種飛行器都討論了個遍。用蒸汽機帶動螺旋槳的氫氣飛船、熱氣飛船,還有直翼機、旋翼機、撲翼機,各種原理不同的飛行器。格物學家們的想象力,早就揮到了突破天際,連隔絕地心引力製造反重力飛船都有人設想過了。

當然,《地月行》中最為引人的還是各種奔月方法的探討。所有借用空氣飛行的手法都被否定了,高層大氣稀薄,不足以支撐飛機和飛船,到底要使用什麼辦法才能飛到月亮上?

前兩日的連載終於揭開謎底。

只有使用自身力量擺脫萬有引力的火箭才能夠直飛虛空,奔向月球。

這個答案出人意表,隨之而來的,就是韓岡離任之後準備推舉呂惠卿為相的謠言一時甚囂塵上。京師本就是各色謠言的淵藪,宰相咳嗽兩聲,都能傳成宰相重病不起,何況源頭清晰明白的火箭?

但高層對謎底已提前知道了,而且很清楚韓岡根本沒有其他用意。他連繼任宰相的人選早已定好,哪裡有呂惠卿那個仇人出頭的餘地。至於外部種種聳人聽聞的謠言,卻是隻當笑話看至少表面如此。

張璪大笑著,一手指著韓岡,邊笑邊搖頭。目光偷偷向章惇方向掃過去,卻見相也前仰後合的大笑。

當著章惇的面,也只有韓岡能把這種事當笑話說。

荊湖兩廣翻地燒草滅釘螺,蠱脹病下降了九成還多。明瞭病原理後,透過艾草、薄荷油等藥物防護蚊蟲,南方瘧疾的病率也大幅下降。更不用說天花,已近乎滅絕。

舊時的藥王廟,供奉孫思邈者不及十一,各地或供奉神農,或供奉扁鵲,或供奉華佗,也有供奉韋慈藏、韋善俊的,但近二十餘年來,全都改成了供奉崇仁顯徳護生佑善妙應真君,天下幾千縣鎮,有佛寺、道觀、有土地,就有藥王祠。

人人都覺得,只要跟著韓岡指明的方向,未來只會比現在更好。人心所向,加上韓岡本身擁有的實力,即使章惇也必須隱忍。

這是頗讓張璪羨慕的。也是張璪敢於與韓岡結盟的主因。

一陣笑罷,章惇正容道,“傳信日本、河北、河東,還有登州,讓他們小心戒備,提防遼人的火箭。尤其海上,如果火箭改裝油料,對戰艦威脅很大,要仔細提防。”

章惇著意叮嚀著,坐在牆角,記錄會議內容的兩位掌書記正奮筆疾書。

窮鼠齧貓,狗急跳牆的事從來不少,若是一個不小心,翻盤不至於,吃個虧總是讓人不舒服的。

“海上要多小心,大同也得小心,或許還有雁門關。”張璪說,“析津府出來的這一批,是運往西京道的。北虜心不死,不一定會坐守大同。”

“攻雁門?那是自尋死路。”呂嘉問道。

“熊本的寨子修了快有一百里遠了。”張璪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