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

好吧,就是定州路中,戶口最多的保州定州,也蒐羅不出十萬丁壯,加在一起還差不多。

整個定州路的兵馬數量,也不過四萬而已。

定州路不比西面的真定府路,有太行山為屏,也不比東面的高陽關路,有白溝黃河為障,山僅為太行餘脈,水更只是黃河支流的支流。

四百里邊界上,只有偏西的定州才有山丘起伏,東側的保州廣信安肅盡為坦途,些許水障,以遼國的騎兵數目,投鞭斷流並非妄語。

但相較北面的頑敵,將校們更在意王厚這位主帥的態度。

王厚剛說遼軍有十萬之多,彭保就打了個哈哈:“太尉唬我,定州當面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老搭檔蘇佐跟著道:“易州涿州也養不起十萬北虜。”

彭保放開來說,“莫說十萬,就是二十萬韃子,也是去真定府六七萬,去高陽關六七萬,剩下的六七萬,才是我們定州路的。”

南京道與河北路交界地長達千里,隨御駕而來的十萬遼師,再糊塗的將帥,也不會將他們放在身邊的百十里方圓之內——這不是賢愚與否的問題,而是連人帶馬二十多萬張嘴聚集在一處,三五日就能把當地吃得精窮。

易州涿州田土雖非貧瘠,但邊境上戶口遠不如腹地,產出僅夠自足,普通百姓家中存糧一般都並不算多。這邊的真定府定州高陽關也是一般,甚至因瀦水為塞,以水阻敵,使得邊境上水患頻頻。儘管這些年來大舉淤田,也沒能讓軍需糧秣可以就地調集。從內地調來的軍資,絕大多數都儲存在堅城之中,想要攻下來,可比打破幾個村寨困難得多。

只定州路四百里邊界,若是湧進十萬兵馬,而且還是遼國那種以騎兵為主的編制,等著餓死好了。遼人又不蠢,自不會自尋死路。

正如蘇佐所言,最後定州路要面對的敵人,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都是在王厚手底下做了幾年工的人,王厚對遼國是什麼態度,哪個心中不知?

眼下遼

(本章未完,請翻頁)人就在近前,王太尉想聽到什麼樣的回話,又有誰不是心知肚明?

儘管王厚又在說,“京保鐵路過了天門寨往北百里就是涿州,北虜御帳就在那處。御帳周圍,就是沒十萬兵馬,只有一半,那也是最精銳的一半。”

彭保依然洋洋自得,這位遂城守將,第七將正將放言道,“大帥放心,定州路可是有鐵遂城在。遼狗咬上來,定能崩壞了他們滿嘴狗牙。”

“遼狗就跟狼一樣,對上了,一定不能怕,當真橫下心,一腳就能踢走。”

“說得對,如果我們看起來弱一點,那遼狗肯定會得寸進尺。要是當真一棒子打過去,肯定就夾著尾巴逃了。”

彭保蘇佐開口,西軍一系的將佐也紛紛跟進,表現出自己的冷靜從容和無所畏懼。

河北系的幾位將校,倒是彷彿成人在看專逗小孩子的皮影戲,相互間遞了幾個眼色後,就冷眼看著,一句不發。

滿身都是陝西茬子味的王厚,表面上是秉公行事,可立功的機會當真能給他們?想也知道,只要他在定州一日,河北系就一日出不了頭。迎合他,還不如奉承南面大名府的新任制置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