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的人活得自在。”子夜從一個攤位那拿了個竹子編的小兔子,丟了塊個靈幣給攤主又換下一個攤位,那嫻熟的樣兒一看就不是第一次來這。

攤主沒有巴結與討好,撿起靈幣收入一旁的盒子中又招呼起了生意。

子夜的姿態是從來沒有過的輕鬆,赫連冥寒不語的默默跟著,唯有那柔到能滴出水來一刻也不離她的身上。

“我每年都會來這兒住個個把月,這兒的人基本都認識我。”語氣有著小驕傲,這時的子夜,才像她的外表一樣有著小女兒該有的萌態。

這是個賣小飾品的攤子,子夜蹲在那兒拿起又放下的看著幾個飾物,毫不介意因蹲下而拖於地上會髒了的華貴袍擺:“李嬸兒,這幾個是小?兒做的吧,她現在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擺攤的是個看上去四十來歲的女人,手上有著厚厚的繭子,還有不少被刀削過的已經結成厚疤的痕跡,瞧這雙手,就知道女人是個勤快的手藝人。

“傅莊主您說的不錯,這些都是小細兒做的,您再瞧瞧這些,小細兒猜到您最近會來,特意做出來的新品,您看看符不符合?”女人從身後拿出個布包遞到子夜面前。

女人口中出的是尊稱,但態度卻如對小輩一般的隨意。

雖然,她知道也知道眼前這位國色天香的莊主年紀比她還要大,她女兒才十來歲時見到這位莊主就已經是如此顏色,已經過去十幾年了依舊如此,甚至更顯嫩了,讓你不自覺的就會將她當成小輩,尤其是她的女兒小細兒,剛好現在也與莊主瞧過去一般大。

子夜將布包開啟,裡面也就四件套的玉飾,以梅花為主設計調——簪,步搖,項鍊,耳墜。

“很美,雙層鏤空雕,小細兒是將她奶奶的手藝給學到手了。”雙層鏤空雕,這可是李家祖傳手藝。

李家這點真是怪,雕工手藝傳女不傳男。

李嬸子是李家媳,可能是血統的問題也許是悟性的問題,總之她婆婆的手藝她學到的不多,倒是她女兒小細兒將李婆婆的手藝學到了八九成,夜鶴山莊有不少的靈石雕件,就是出自小細兒之手。

“小細兒呢,今兒怎麼沒和李嬸你出攤?”李家只剩下了李嬸和小細兒兩人,小細兒是個孝順女兒,所以小細兒每天都會陪著李嬸出攤,安靜的坐在一邊雕刻。

風雨無阻,已經成了李嬸攤位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子夜的話,讓李嬸臉上的皺紋笑得越深:“小細兒半年前定了親,莊主不知,李家手藝是一定要傳下去的,可我沒什麼本事,只生了小細兒一個女兒,也就拖累得她一直尋不到相公。

這不是半年前經人介紹,玉遠那孩子雖說是不記得的過去的事情,可他不傻不蠢,還願意入贅李家,長得又好,對小細兒也好,也不嫌小細兒已經二十好幾了。”

李嬸一瞧就是對她口中的玉遠很滿意,一提到他臉上都是有婿萬事足的滿足感。

“對了,莊主,您難得來古城,小細兒婚事就在這幾天,您如果到時還在古城,到時可一定要來喝杯水酒。”

“好啊,到時若我還在古城,一定來。”子夜將四件套玉飾裝好:“這套我就帶走了,靈幣李嬸你老樣子去采衣閣裡拿就好。”

“哎,好嘞。”李嬸沒有一絲不放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