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2/2頁)
章節報錯
侯玄演稍微有些生氣,皺眉道:“三叔,不是說了,這麼叫顯得生分,教我文淵就行。”
“那怎麼行,現在陛下貴為皇帝,豈能沒有尊卑。”
侯玄演深感無奈,畢竟這個時代皇權比天還大,要想改變這些人的觀念,比登天還難。
在墳塋前,是侯峒曾生前舊部,和一起抗清的親友的銅像。這些人表情刻畫的十分到位,遠遠看上去就有一股堅貞不屈的英勇之氣。
偌大一個嘉定城,活了不到兩千人,侯玄演每次看到這些銅人,心中都深深地痛心。
自古為禍之烈,唯有滿清韃虜,禍害中原幾百年,砸斷了華夏多少脊樑。幾百年的積貧積弱,讓一個本來傲立世間的千年帝國,淪為人人欺辱的東亞病夫,甚至遺毒百年未肅清,直到他那個年代,還是有無數的慕洋犬,天天的譁眾取寵丟人現眼。
侯峒曾的廟前,寫著華烈帝之墓,簡簡單單的沒有什麼開山劈石的陵寢,只有一行小詩映證了他一生的功績:
長江水流響潺潺,當日血戰嘉定前。
城頭拋卻漢兒骨,胡風南渡山海關。
烈皇乘雲駕昇仙,空留長子鎮河山。
黃暤高舉六融日,茫茫四海已歸安。
作為追封的皇帝,這樣的陵寢不禁讓人心生敬畏,侯玄演花了無數的錢,也不想在這種事上花費冤枉錢。
要知道一個皇帝的陵寢,往往需要幾十萬人,辛辛苦苦忙個幾年,還不一定能修好。滿清韃子幾個皇帝的墓,都掏空了國庫,比軍費什麼的可多太多了。而且幾乎都是剛登基掌權,就忙著修墳,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雷劈了。
當然最後他們的墳,都便宜了孫殿英被炸開之後挫骨揚灰,搬空了陪葬的珍寶,也算是這個軍閥頭子,幹了幾件好事。
侯玄演已經想好了,等自己百年之後,也在這竹林闢一處墓地,和家人團聚就好。
不遠處是黃淳耀兄弟的葬身之地,留下一間英王廟,門口石碑上寫著一首詩:
百戰孤城破,刀頭半屈身;二公扶正氣,一死作完人。
練水忠魂壯,興朝祀典新;尚留餘恨在,誤國是庸臣。
夕陽西下,祖孫三人收拾簡單的杯碗,就像是普通家族前來祭奠長輩一般,慢慢走出了竹林。
侯玄演嘆了口氣,說道:“滿清南下,恍然似夢,不想已經過去兩年了,現在想來還跟昨兒一樣。”
侯岐曾大有同感,兄長教導自己的讀書,也像是昨天的事,不知不覺已經老淚縱橫。
在他懷裡的太子,還不懂事,看到老人流淚,竟也知道伸手擦拭。胖乎乎的小手打在老人臉上,不可謂不疼,但是侯岐曾卻喜笑顏開,紅腫的雙眼和氤氳的眼眶,伴隨著開懷的笑臉,喜道:“俊兒如此聰穎,必定是個能成事的,守住咱們侯家的基業。”
“呵呵”侯玄演無限悵然,悠聲道:“匆匆百年人去樓散,兒孫自有兒孫福,就不是我們能掌控的了,只願他守住這大好河山,別丟了千年的脊樑,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