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專利’這個詞,也勢必隨著大家的傳揚,早晚人盡皆知。
吳濟坤和徐元朗在侯玄演的調停下,重歸於好。雙方一起走出了衙門,臉上看似很平靜,心中卻湧起了滔天巨浪。商人對錢是最敏感的,‘專利’這個東西,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水力紡車的作坊建成之後,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幾十倍,這個東西豈能不推廣開來。到時候全國的商人誰想用,就要給自己付錢,雖然不知道多少,但是積少成多還是非常驚人的。
當然最振奮的,莫過於那些匠人,以往老老實實做工就是了,現在卻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一旦跟小木匠一樣,搞出一個‘專利’來,那不就意味著有了大把的錢財。
不出侯玄演的預料,這件案子迅速被傳播開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
隨之而來的,就是一波發明熱,各種樣式的發明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各地的專利衙門開始以府為單位興建,大明土地廣闊,想要都到一處申請是不可能的。
開始的時候,大家苦不堪言,人多了雜了,什麼樣的發明都出來了。有的根本就是毫無用處,甚至鬧出很多笑話。
終於,戶部出了一個高招,申請專利需要先繳納一定的費用。若是評判出來是甲等專利,可以返還所有費用。若是丙等專利,則不退還所繳費用。
如此一來,才打住了這一波全民發明熱潮。
在明朝,這個傳播的速度已經足夠快了,但是侯玄演還是不滿足。
政令如何才能最快地速度影響全國,在沒有電視、廣播的時代,唯有報紙這一條路。好在他在全國的掃盲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年多。
說幹就幹,侯玄演馬上派人叫來了禮部尚書顧炎武。
顧炎武的在禮部這些年,剛開始出盡了風頭,但是越到後面越沒事幹,只剩下四夷館和鴻臚寺還有事幹,其他的衙門基本上就是擺設。
來到王府之後,親兵帶著他來到書房,顧炎武隱隱聽到書房有女子嬉笑聲音,便止住了腳步。
秦禾上前敲門道:“王爺,顧尚書來了。”
“快請進來。”侯玄演整了整衣襟,看著推門而入的顧炎武,笑道:“給顧大人上茶。”
旁邊的丫鬟瀟瀟福了一記,轉身出去沏茶,顧炎武問道:“王爺召下官來,不知所謂何事?”
侯玄演從桌上拿出一張紙來,顧炎武往前一瞧,王爺所用的紙張質地也是一般。看來外界風傳王爺北伐之後,艱苦樸素,回京時候一聲破舊衣裳,並非虛言啊。
侯玄演卻不知道簡單的一張紙,在顧炎武心裡已經腦補了一出清廉節儉的反腐大戲,興沖沖地說道:“你看這個。”
顧炎武接過紙張一看,排版十分清楚,幾篇文章有的是說朝廷政令,有的是漠北捷報,用詞十分簡潔易懂。
“這是邸報?”顧炎武一眼就看了出來。
侯玄演拍手道:“不錯,本朝的通政司自從甲申國難之後,一直就沒有再重建。我打算重開通政司,而且這次面向百姓發行,以確保地方與朝廷齊心。”
通政司就是大明朝廷中,專門負責邸報的出版和發行的衙門。
顧炎武一聽眼色一亮,禮部清閒這麼久,所有的官員見了自己都憂心仲仲的生怕失業,沒想到就落下這麼個大活來。
“王爺此舉高明啊,這樣一來政令通暢,朝廷的意志也可以快速地佈施四海,正是一招妙棋。”要不是這聲音中氣十足,侯玄演都懷疑眼前的顧炎武是馬士英假扮的了,這語氣完全是馬士英的口吻,不過也說明了顧炎武對此事是很贊成的。
“呵呵,既然顧尚書也覺得可以,就回去著手準備吧。此事宜早不宜晚,儘快辦好我們也好早日看看效果。”
顧炎武興奮勁一過去,馬上問道:“就是不知道面向百姓,他們會不會掏錢購買,不然光是紙張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侯玄演笑道:“現在不是過去了,外番金銀流入,民間藏銀不少,多寫點百姓感興趣的內容,自然可以讓他們養成購買邸報的習慣。”
有錢就是好辦事,禮部的批條剛剛拿到,戶部的銀子已經到位。
顧炎武興奮地帶著禮部的閒散官員,精心準備了第一份金陵邸報,侯玄演一看大為光火,這玩意以前的秀才都不一定能看懂,這像是面對百姓麼?
禮部官員光顧著賣弄文采,詩詞歌賦、駢儷散文,措辭優美,多含典故。這東西要是在士子間,倒是可以引起共鳴。
但是既然有活幹,禮部官員就幹勁十足,修訂版的很快就出來了。
侯玄演一看,這次還不錯,除了詳盡地解釋了專利的含義,以及各種規程之外,還有漠北大捷的一些英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為了吸引小民的目光,顧炎武找了當朝幾個大佬,寫了自己的一些童年趣事,刊登其上。
侯玄演望著中間的空缺,說道:“這個地方也利用起來,可以連載一些傳奇之類的,話本也可以。”
顧炎武點了點頭,問道:“哪幾本適合?”
侯玄演不耐煩地說道:“我大明人才濟濟,好的不計其數,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這種曠世奇作,都可以連載嘛。”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