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玄演抬頭一看是他,奇道:“怎麼了?”

“王爺離開金陵會不會太久了,其實這裡有我們這些人守著,步步為營,此戰十拿九穩的。”李好賢臉上竟然帶著絲絲擔憂,侯玄演不禁心頭一暖,說道:“無妨,朝野上下自上而下都是我們的人,我離開才半年多一點,不會出事的。”

朝中人人都知道,明裡暗裡助侯玄演上位的兩方勢力,一個就是以李好賢為代表的軍中將士。這些北伐軍人,一步步跟著侯玄演南征北戰,要是侯玄演不能上位,他們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第二股才是馬氏父女,這對父女就簡單的多,他們本就是依附在侯玄演身上的,相當於侯玄演的手腳一般,一榮俱榮。

李好賢雖然不諳朝堂間的鬥爭,但是到了他這一步,身邊自然聚集了許多的謀士。前些日子他的智囊們就紛紛上言,王爺他離京太久了,沒有王爺在金陵坐鎮,恐怕各方宵小又要趁機興風作浪。

李好賢一聽大有道理,他自己也是深有體會,當初北伐打得如火如荼,侯玄演只要在戰場待得時間一久,朝中必定鬧出亂子,每次都要半途回去擦屁股。這才憂心忡忡地前來,想要勸侯玄演回京。

侯玄演仔細一想,若是按照剛才制定的計劃,圍在此地炮擊清兵,那至少還有三個月的空閒期。除非清兵孤注一擲,發動反擊決戰,否則這三個月就將在炮聲隆隆中度過。

京中還有一堆事,恐怕不是靈藥和大學士們能處理的了的,尤其是南洋自己的部署。

那樣這一塊至關重要,撇開民族仇恨不說,在侯玄演的心中那裡比徵遼還要重要三分。而朝中的人未必能像自己這樣,認識到其中的厲害,畢竟自己有著領先時代幾百年的目光。

李好賢太熟悉他了,見到侯玄演蹙眉不展,就知道他在猶豫。果然謀士們說的不錯,連王爺自己都感到為難了,李好賢自認是王爺第一心腹,豈能不為他排憂解難。

“王爺儘管放心,松錦有我們幾個在,萬無一失。早完拿下瀋陽,攻陷滿洲,為王爺敬獻韃子的首級。”

侯玄演嘆了口氣,說道:“我回去金陵,確實有幾件大事要辦,倒也不用你們急功冒進。你們就按計劃,守在此地炮火襲擾殺傷清兵。等我回來時候,就是三軍齊發,給韃子最後一擊的時候。”

翌日清晨,松山下。

昨天還在發號施令,統籌戰局的王爺突然要走,閻應元、堵胤錫、鄭遵謙等人一頭霧水。

這些武將不甚明白,孫嘉績等人卻有點明白過味來,王爺這是要回去一趟,安定後方吶。

侯玄演將帥印交給閻應元,握著他的手,囑託道:“麗亨,切記不可貪功冒進,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已經不急了,急的應該是建奴和漢奸。你儘管在這裡狂轟爛炸,火炮和彈藥會源源不斷地運抵,這一點儘管放心。”

閻應元心懷激盪,頭兒終於走了,輪到自己大展拳腳了。三個月後預定的轟炸期完了,自己統帥三軍橫掃韃虜的日子就要到了,想一想就讓閻應元激動。

抱著帥印,閻應元彎腰揚聲道:“王爺放心,下官一定不負王爺所託,王爺一路上保重身體!”

侯玄演點了點頭,帶著自己的親衛三千,以及俘虜的尚可喜,踏上了南歸的道路。

尚可喜神情麻木,被五花大綁,身邊四個人輪流看覷,生怕他自盡,等待他的是奸佞禍國樓內的審判和懲罰。

PS:希望大家多看正版,訂閱太低了,書評區全是沒有粉絲值的盜版讀者指點江山,看見就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