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運久長(第2/2頁)
章節報錯
侯玄演甚至將自己的佩劍賜給了酒井信光,來安撫日本國內激憤的文官武將。
此舉果然取得成效,再加上朱大典的八面玲瓏,在日本左右運籌。本來因為幸州之戰產生巨大裂痕的中日關係,得到了緩解。
山海關下,侯玄演長嘆了口氣,徵遼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離開了中原的偽清回到他們的老巢之後,就跟自己當初的心境一樣,他們的身後也有了同胞需要保護。
保家衛國的反而成了對面的清兵,這種心態下滿人也好,遼人也罷,勢必更加悍勇。
“趙漢武,實在是個蠢材!”李好賢罵道。
侯玄演搖了搖頭,說道:“趙漢武一個參將,如何能指揮十萬人的軍隊,他的蠢還是小的,膽子才是真的大。”
前面的攻勢陷入到炮戰之中,山海關下每天都在互相炮擊,將士的傷亡反而降了下來。
炮聲的間歇中,侯玄演咬牙說道:“尚可喜這頭老烏龜,有了山海關在他手裡,就跟王八有了殼一樣,而且這龜殼是真的硬。”
他不是一個酷戾的統帥,相反的侯玄演十分愛惜士卒,但是這並不表示他會因為犧牲太多而放棄攻打山海關。
戰爭就是這樣,沒有不死人的戰爭,一方統帥婦人之仁優柔寡斷,往往會害死更多的手下。就像山海關打得這麼慘烈,侯玄演若是因為死人太多,就下令撤兵,那麼前番戰死的將士就白死了。
不能徹底平遼,遺害更是無窮,明末時候韃子每一次入關,都要劫掠幾十萬漢民為奴。死傷的更是不計其數,損失的財物也無法統計。
所以即使山海關再難打,尚可喜再能龜縮,侯玄演都深知自己必須咬牙叩開山海關。
“徵遼開啟之後,咱們寸步未進,朝鮮先勝後敗,松錦兩地夏完淳也沒有在吳三桂手上討得便宜。但是我還是要說,勝利正在向我們傾斜。”看著帳中的幾員心腹大將,臉上都愁容滿面,侯玄演起身開解道。
果然,所有人的眼神都望向了侯玄演,想知道為什麼仗打成這個樣子,王爺卻覺得優勢很大...
侯玄演揹著手,說道:“我們看似寸功未建,到現在還沒有收復尺寸之地的遼土,但是你們想想看,這個月打下來,我們殺傷了多少的清兵。
兵源、輜重是一個王朝國力的體現,偽清拿什麼跟我們爭。”侯玄演走到李好賢身邊,說道:“當初烈火營打到山東,勢如破竹,高歌猛進,但是卻不得不撤回淮安。你可還記得是為什麼?”
“鄭芝龍鎖海,朝廷國庫緊張,沒有餉銀支援北伐。”這件事李好賢終生難忘,自然是張嘴就來,不需要思索。
侯玄演點頭道:“沒錯,現在滿清和我們一樣,三面作戰卻沒有咱們廣袤領土上的稅收。我打通了南洋,日進何止鬥金,無數的物資可以從各地獲取,運往戰場。偽清呢?他們還在啃老本,從中原掠奪的財物,畢竟是有數的,他們又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清兵死傷之後,他們又將從何處徵兵補充,我還有堵胤錫的十幾萬預備役將士,尚可喜有什麼?”
侯玄演說完,帳中的武將臉色稍緩,雖然心結還沒解開,但是恢復了不少的自信。
送走了諸將,侯玄演走出大帳,站在高崗上往山海關望去。
自古北征的雄主,哪有一帆風順的,強如柴榮也沒有在有生之年拿下燕雲十六州。更何況比燕雲十六州還要往北的遼東,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下來的。
大明在自己的帶領下,就像是順風順水的大船,現在不過是遇到了些風浪。放眼長遠來看,漢人的強盛已經踏上了正軌,山海關再雄偉,也阻擋不了天下大勢。
侯玄演不知道的是,在他對面的雄關上,尚可喜也在俯瞰關下。
長期的炮擊讓山海關的城牆坑坑窪窪,煙熏火燎的黑塊到處都是,關上的清兵人人灰頭土臉,趴在矮牆下躲避火銃和炮彈,所有將士的耳朵中都塞著棉絮,炮擊剛開始的時候,被震的七竅流血而死的不在少數。
“半百年來硝煙不斷,加起來都沒有如今的一半慘烈,侯玄演從哪裡得來這麼多的炮彈,他的錢都是會下崽的麼,怎麼用都用不完?”
這個疑問長期困惑著尚可喜,他哪裡知道,侯玄演全靠戰爭來平衡過快的經濟發展。
海商的興起,讓大量的白銀和黃金的流入大明,尤其是朝廷。
白銀的大量流入,刺激了大明的經濟,百姓看到生產絲綢,瓷器,茶葉這麼賺錢,比種糧食合算多了,就會改稻為桑,為茶,生產經濟作物。但是這樣一來,糧食的價格就上漲了,糧食儲備就減少了。一旦發生天災,沒有糧食儲備,糧食價格又高,會出大問題。
侯玄演的應對之策,是對出口的商品收取高額稅收,但是這樣還是改變不了白銀黃金瘋狂流入的現狀。
自然經濟體制下大量資金湧入會造成通貨膨脹,要是放任不管,就會像西班牙那樣,造成本國工業體系的崩潰,除了權貴們和商人們有了大把銀子揮霍之外,實在是沒有半點好處。而且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必然引發通貨膨脹,造成銀賤而銅貴,囤積居奇,引發一連串的不良反應,對國民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從明末到現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可是一直到崇禎前期都沒有引發明顯的通貨膨脹。國民消費儲蓄習慣的影響,大量白銀被窖藏,大量白銀沒有進入流通領域,維持了一種奇怪的平衡。到時到了後面,惡果就開始展現了,崇禎一朝瘋狂攤派農業稅,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侯玄演雖然不是經濟學家,但是對這種事比古人看得遠些,所以他才大力鼓勵支援那些商人置辦工廠。
透過一次次的戰爭,訂單流入民間,刺激工業的興起。各種和軍功相關的產業,又都是關乎國運久長和科技發展的,在侯玄演的規劃中是很重要的一環。
這些瘋狂流入大明的金銀,就會變成實打實的設施和裝置,已經有很多開明睿智的商人,懂得從番邦購買大明需要的物資了。
也就是說,侯玄演打得越開心,消耗的炮彈火藥越多,對大明越有利。
眼下的山海關雖然看似堅若磐石,但是它註定是要被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