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佯攻(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陽一寸寸地下移,半輪夕陽已經沉到山峰下面,山海關前慢慢黯淡下來。
天下第一雄關以長城為主線,以關城為中心,包括七座衛城,十大關隘,幾十座城臺、敵臺、烽火臺等,是一座完整、嚴密、科學的古城防建築群和軍事防禦體系。
夜色降臨,北伐軍營中燃起篝火,遠遠望去漫山遍野全是。關上的清兵趁著炮擊的間隙擰腰舒筋,享受著難得的放鬆。
從山海關往下看,是讓他們心生絕望的無邊的營寨,那裡的一堆堆的篝火旁,都坐著將要和他們以命相搏的戰士。
尚可喜倚在牆上,輕微的鼾聲響起,指揮了幾個晝夜的他就在此小憩。
如今關上的兵馬很多都是他就地募兵,招來的當地遼人,尚可喜自然不放心讓他們獨自守城,所以一連幾天沒有閤眼了,就釘在這裡指揮作戰。
這些士卒雖然是新兵,但是山海關這些年來戰火不斷,遼人軍民混雜,所以比一般人容易上手。而且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還佔據了地利,這些新兵也能勉強守住北伐軍。
距離倭兵登朝,三路大軍齊發,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侯玄演被擋在山海關前寸步未進,倭兵也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被清兵趕到了沿海,靠著水師的支援,站穩了腳跟。夏完淳在西線戰場,力抗三大藩王,輸多勝少。
突然,關下的北伐軍開始移動,山海關上的清兵頓時緊張起來,吵嚷聲將尚可喜驚醒,抓著身邊的長槍問道:“敵軍又攻城了?”
“王爺,他們好像要撤兵了!”旁邊的親兵興奮地大叫。
尚可喜心砰砰亂跳,一個跨步走到瞭望口,順著小的缺口往外看,果然一排排的火把下,北伐軍正在撤軍。
尚可喜長舒了口氣,終於撤了,他們已經守得精疲力竭,雖說有著後方的補給不至於彈盡糧絕,但是屢次討要援兵的尚可喜得到的兵員數量少的可憐。
關下的北伐軍撤的很是從容,絲毫不擔心他們衝出去,看來侯玄演也知道自己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為什麼他要選擇撤兵呢?
尚可喜眉頭一皺,想破了腦袋額想不出關下氣勢規模仍在的敵軍為何要退,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外界風傳,侯玄演也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吶。這個人極少妥協,沒有哪一次是打一半撤兵的,難道是大明國內出現了什麼大事?
尚可喜點了點頭,對自己的這個判定深信不疑,自古以來多少名將北伐,都是在最後關頭因為後方的事撤兵。
還沒等尚可喜興奮的勁兒過去,山海關上的清兵們就發現了不對,這些撤兵但是沒有拆除營帳,反而保留了所有的設施。甚至很貼心的連篝火都留著,全然不像是撤兵的模樣。
一陣號角聲徒然響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尚可喜握緊了槍柄大聲道:“準備迎敵。”
在原本的北伐軍撤出的地方,一隊隊人馬補充了進來,這是一支生力軍,在後面修整了半個月。堵胤錫帶著陝甘、湖廣的兵馬,代替了原本進攻的浙兵。
山海關上一陣絕望的情緒蔓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這邊已經用盡了全力,沒日沒夜地在高聳的關牆上守著,而敵軍卻可以回到後面修整。
山海關兩邊都是天塹,可以攻擊的地方很小,幾十萬大軍鋪展不開。
侯玄演帶著十幾萬浙兵猛攻了這麼久,卻留下閻應元的厚土營和李好賢還有堵胤錫作為預備役。
堵胤錫在襄陽守了這麼久,幾年如一日的被四個藩王輪番進攻,這一回終於有機會報仇雪恨了。
他的兵馬在京畿一帶修整了這麼久,兵壯馬肥氣勢如虹,剛剛落腳就吹響了鼓角聲。山海關上殺聲震天,火光處處,剛剛變黑的夜色,被徹底照亮,一股新的進攻浪潮,朝著山海關屢遭蹂躪的城前拍打而來。
堵胤錫的兵馬雖然在後面修整,但是他本人卻一直留在侯玄演的大帳中,對關上的地形山勢、兵力配備、軍械弓弩,統軍將領,各個方面,都十分了解。
這些新來的明軍剛剛投入戰鬥,進攻就跟前面的一樣猛烈,被逼上絕路的清兵撕心裂肺地吼叫著,從矮牆下舉弓射擊。漫天遍地的箭矢傾瀉而下,堵胤錫這麼多天的觀戰,早有準備。趁著夜色下令士兵舉起盾牌,整個大軍如同一隻靈龜慢慢地前進。
反倒是遠處的火銃手,趁著他們起身射箭的時機,瘋狂射擊。清兵死傷嚴重,慘叫呼嚎聲不絕於耳。
巨大的撞擊聲響起,被士兵們護送到城下的撞城車轟隆作響,砰、砰、砰...巨大的聲響就像是砸在了清兵們的心上,尚可喜知道西側城門一直是進攻的重點,損壞嚴重,極容易被突破。
“炸山,用巨石堵住城門。”到了這一步,什麼顧慮都可以拋在腦後了,尚可喜只想守住山海關,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轟隆一聲巨響,山體被炸開,巨石滾落之後將西側的門徹底堵上。將來就算要重新建門都是不可能的了,堵胤錫見狀冷笑一聲,繼續指揮手下往山海關上猛攻。
尚可喜終於下令,所有的預備隊登上城樓,面對這麼窮兇極惡的攻勢,不能再留後手了。
與此同時,遠處的登萊水師全部,已經在港口整裝待發。
黑壓壓的戰艦和運兵船上,裝滿了李好賢的大軍,經過近兩個月的血戰,尚可喜的軍隊應該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前幾天侯玄演舉著千里鏡觀看,山海關上已經出現了婦孺老人的身影,他當即判斷關外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於是登陸作戰的阻力就被降到了最小,尚可喜應該無力抵擋北伐軍從渤海灣登陸。
堵胤錫的猛攻吸引了尚可喜所有的注意力,饒是如此侯玄演也小心翼翼地等到他在此增兵,才敢讓水師載人登陸。
不然搶灘登陸的風險太大了,若是尚可喜有所準備,在幾個港口布重兵把守,自己的水師將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