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這輩子幾部戲,她的表演都是求穩。

穩穩當當不出錯,偶爾一兩場,因為各方配合得當,就能呈現超出想象的好結果。

因為她在拍戲的時候,知道這是假的。

她是在照著某一個標準來幹活。

看著臺上抹著花臉全身披掛看不出本來面目的演員,聽著周圍的人低聲哭泣,會想起總想往朱素清臉上落的眼神,林藝猛然間明白了許多。

在技術方面,她已經做得很好了,可以說得上是個優秀的演員。

但她卻缺了一股靈氣。

她無法穩定的給角色注入靈魂,並賦予角色獨特的精氣神,也無法在表演的同時,展現自我。

她做不到不管演什麼,大家都覺得她就是什麼,也做不到她一出場,大家都知道她是林藝,卻又不會出戲。

這就註定了,她不是一位頂尖的演員。

難道朱素清的意思是,要她向體驗派靠攏?

還是別有一番技巧?

真要做個體驗派,以這越來越快的社會節奏,她要是過兩年畢業了,依然產量超低,這輩子怕都是別想紅了。

林藝猜想,朱素清的教導,肯定是在她的基礎上,提升她的靈性,而不是讓她改變行事風格。

那她會怎麼做呢?

林藝想著這些事,思緒飄得越來越遠。

也不知過了多久,察覺周圍的人紛紛站起來,她這才意識到,已經劇終散場了。

“睡著啦?”

家裡人都忙,兩個小的又坐不住,肖老太太過來聽戲,大部分時候都是和朋友來,或者獨自一人來,像這樣拉著個年輕姑娘陪著,還是頭一回。

“沒!就是聽不大懂。”

“哈哈~聽不懂也沒關係的!唱得好的,哪怕你聽不懂,也能感受到戲裡的喜怒哀樂!”

哪怕看不清演員的面目,哪怕聽不懂他們的臺詞,也能感受到演員傳遞的情緒嗎?

好的表演,應該如同音樂。

表演者有國界,有不同語言不同樣貌,但情緒,卻是一樣的。

不管是被人聽見,還是被人看見,只要接觸到了,情緒就能無差別傳遞!

他們靠的是什麼呢?

林藝想著這些,就像鑽進了一個巨大的迷宮。

她想找個答案,一時半會兒卻是毫無辦法。

關注扮相,關注表情,關注臺詞,在乎動作,是不夠?還是已經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