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僕人們的住處。照圖上看來。只有二門外地兩個小跨院有可能住僕人,那四個院子, 我的極品總裁老婆最新章節從規模和構造上來看不象是派這種用場的。她不知道貝子府會有多少僕人,但想到自家前伯爵府,就有一大堆人。

貝子府應該會更多。這跟當初想的不一樣,原本以為會住進簡親王府,到別院或小宅住時,不用那麼多人也行,但正式開府,就不一樣了。就算她與桐英都不講究排場,但內務府那邊送人來的話,總不能不收。因此,她在回信裡寫著。可以在正院後起一排後罩房,若擔心會違例,就分開兩邊起,中間建個小院。作為通向花園地通道就好。

其次。花園裡地樹有些少了。有那麼多房子在,應該多種些樹。而不是花。就算現在種樹苗下去,過個十年八年,也能綠樹成林,到時候園子裡就更涼快了。

第三,小湖水很淺,照圖紙所示,最深不過四尺,是比較安全地,但無法行舟,頂多有個小艇之類地,不如在湖心弄個小亭子,也好親水玩耍。

第四,湖岸不用修得太死板,留一處草坡,緩緩沒入水中,天氣好的時候,便可以坐在草地上看書,或是放放風箏……當然,要確保湖裡沒水蛇才好。

……

她洋洋灑灑寫了三大頁紙,才驚覺自己的意見會不會太多?這樣是不是太不客氣了?大概是先前為整修拒馬河那邊的莊院,設計了好些圖紙,用了三天才拍板,仍有些意猶未盡,所以現在一看這貝子府的圖紙,便發洩出來了?

她連忙又重看了一遍回信,覺得還是先放兩天晾一晾吧,她需要冷靜一下。

不過端寧很快就來催了。因為桐英希望能儘快敲定圖紙,年前讓內務府的人給出最終圖則,過了年就開工,儘量爭取早日建完,好將婚禮放在新府裡進行。所以淑寧若有意見,儘管提沒關係。

淑寧聽了這話後,臉略紅了一紅,便將先前寫的信結了尾,連圖紙一起交給哥哥還回去了。

臘月二十前,張保與氏帶著小兒子齊齊歸來,小劉氏母子也進了京,三房一家再度團聚了。今年可以說都是好訊息,添丁加口不說,各處產業的入息也極理想。新投資地兩處鋪子,加起來有近三千兩的純利,與新買的田產相抵,還有剩餘。淑寧的初衷已經實現,日後的收益,就可以拿來採買別的陪嫁物品了。

因此,三房上下是最高興的一家

四房早已到成都上任去了,先前來過信,說是已經安頓了下來,雖然飲食上有些不慣,但日子過得還不錯。這點從他們送回京地年禮就可以看出來。

而大房,最近也有些變化。

晉保命人在大門口掛上了男爵府的匾。他現在不用天天上差,有了大量閒暇時間,除了親自過問小兒子與孫子們的生活起居和功課外,便是處理族人的事。他推薦了一個年輕堂弟與一個族侄入仕,雖然只是八九品的小吏,但比往日無官無職地強。

此外,他又出面送了幾個族中少年進正紅旗官學,並對幾位族老提起,想設一所族學,為子弟們開蒙,學習詩書騎射。族中鰥寡孤獨,他都一一慰問。並給與資助。這些做法,令他這個族長的威信迅速加強。又因為李氏生產後重新執掌家務大權,行事周到,態度得體,頗得族人信賴,連帶的男爵府也更有體面。

晉保還向二房示好,邀請他們一家過年時回府中拜祖先吃團年飯。興保雖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想到大哥現在也算是天子近臣,便答應了。

雖然少了四房。但大房與二房三房在過年時相處得勉強還算融洽。那拉氏的態度很和氣,婉寧又沒回家來,索綽羅氏要注意自己身為皇親的體面,所以彼此客客氣氣地,並沒紅臉,倒讓夾在中間地三房鬆了口氣。

兩個新生兒的出現,更是讓幾家人增添了快樂。明瑞快有半歲了,已經可以自己坐起身來,而且極愛笑。手腳胖乎乎的,像蓮藕似地,極可愛。而李氏新生的兒子滿瑞,只有兩三個月大,雖然不如明瑞漂亮,卻長得比親兄姐都壯實。他整天打著哈欠,還從鼻子裡吹出小泡泡來。眾人看了,都哈哈大笑。

流產的萬琉哈氏,卻有些不是滋味。雖然gt子,她本是很心動的,但臨到頭來。卻只是握了握小手便罷。索綽羅氏不滿地盯了媳婦幾眼,終究還是沒說什麼。

真珍看得有些奇怪,事後向嫂嫂們問起,方知道萬琉哈氏流產地真相。原來她懷孕滿四個月時,誠寧有些耐不住,索綽羅氏便作主給他收了兩個屋裡人,萬琉哈氏很生氣,便三天兩頭地打、罵,鬧得雞犬不寧。到了七個月地時候。得知其中一個屋裡人懷了身孕,她便再也不能忍受了,直接帶了陪嫁地丫頭去找那小妾晦氣,結果對方的胎兒流掉的同時。她本人也因為動了胎氣。愣是將個七月大的男胎弄沒了。丈夫公婆都對她很是不滿,若不是顧忌她孃家。早就大罵出口了。

不過慶寧順寧他們兄弟幾個,背地裡卻免不了嘲笑誠寧。因他在家被老婆打罵,在侍衛處可算是出了名的。他從前臉上帶烏青時,別人問起,便說是摔的,次數一多,便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摔哥”;最近,他眼窩黑了一圈,卻辯解是上了眼藥,別人就改叫他“老藥”了。

不過嘲笑之餘,慶寧順寧也為誠寧嘆息。他們三個年紀較相近,自小一塊兒長大,就算大房與二房不和,他們仍比別的兄弟親近些。誠寧娶了這麼個老婆,他們也不由得為他難過。

過完年後,張保早早回了保定,但氏卻與賢寧留了下來。他們夫妻二人先前商量定了,老是帶著兒子來去,對他學業不好,放在京裡,又擔心哥哥嫂子和姐姐各有事忙,未必有功夫照管他,府裡其他人,又未必信得過,便決定將他交給小劉氏,讓他與小寶一起跟楊先生讀書。因此小劉氏帶著兒子回房山時,便將賢寧帶回去了。賢寧雖不捨得母親與哥哥姐姐們,不捨得小侄子,但想到房山園子好玩,成師傅能教他騎馬,小寶哥又很照顧他,便乖乖答應了,只是要求時不時的回京裡玩。

桐英那邊送來了最終定地新府圖則,內務府只是在原圖的基礎上,在中路上壓縮了前院的大小,又添了一重院子,別的都與原圖差不多,淑寧先前提議新增的部分,也都改了。桐英很細心地要了一張正院正房的詳細圖紙,上頭有具體的尺寸與房屋格局。淑寧見了心中一喜,看來打傢俱地事可以提前進行了。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初六,皇帝再次御駕親征,桐英也隨行。這一次,端寧以兵部筆貼式的身份,也隨大軍前往西北。雖然親人與愛人都踏上了戰場,但淑寧與家人並不害怕,因為這一次戰爭,必定是以勝利結局的。

她現在面臨一項重大任務,就是正式開始籌備自己的嫁妝。因桐英那邊有信傳來,說是這次大戰結束後,希望兩人能儘早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