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六、鄰里(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那盧家自從女兒上次拒婚受傷後,一直關門閉戶,往,除了偶爾還與對門張保家互相送點東西問候一聲外,連自家的佃戶也很少見,生怕再惹什麼事非,又怕那大名府知府的公子會再上門來。
後來那知府公子因胡來鬧出了人命,剛好被個路過的御史碰上了,抓起來交到刑部去。偏那刑部的主審是個油鹽不進的,不管誰來講情都不理會,最後收集了一大堆這紈絝子弟胡作非為的證據,又因出了人命,本要重判的,他老爹使盡渾身解數,才判了個流刑。
那刑部問案時,也曾派人到盧家門上問過,盧老爺使了錢財,才免了女兒上堂作供之事,只讓個管家代勞。等案子過去了,他瞧著風聲緩了些,女兒傷勢又好了,便打算儘早給她說門親事,免得日長夢多。
可事情就麻煩在這裡。那盧小姐雖一向是以才貌雙全在鄉間聞名的,可無奈如今人人都傳說她壞了容貌,又惹上官非,因此,雖有個貞烈名聲,卻沒有正經讀書人家來提親。上門來的,不是喪妻的土財主,就是姬妾成群的富商,好不容易有個秀才上門來,卻是個貪財好賭的,看上盧家的陪嫁了。
今日卻是那媒婆第四回上門,說的倒是個富戶,但人人傳說他不是好人,來提親不過是想借盧小姐的好名聲,跟了媒婆過來,沒喝完一杯茶便揩了丫環三回油了。盧老爺幾乎沒氣死,當時就叫家丁把人趕出去。那人罵罵咧咧地放了幾句狠話。走了,媒婆見又壞了一樁生意,便在盧家門口大罵,說話極難聽。
盧家只是緊閉了大門不理,張保那邊的一個門房聽著不象,忙出來喝道:“兀那婆子!也不瞧瞧這是什麼地方?!這裡有你撒潑地地兒麼?還不快滾!”那婆子對這附近極熟,也知這不是她能招惹的人家,當時便住了嘴走了。
那門房趕跑了周圍看熱鬧的人。迴轉身來。卻有些意外地道:“咦?李老爺。李先生,你們可是來見我們老爺的麼?我替你們通傳一聲?”卻是李家家主帶了侄兒,兩人都穿戴得整整齊齊。
李家的侄兒卻道:“眼下卻另有正事要做,回頭再去拜張大人罷。”然後便跟著叔父走到盧家大門前,大聲道:“晚輩李文嗣,薄有功名,略有家產。厚顏來求,望世伯將小姐許我為妻。”然後便一鞠到地。其叔卻只是站在邊上,盯著那扇大門。
過了足足一柱香功夫,門才開了,盧家管家出來請李家叔侄進去,隨手又關上了門。張保家的門房看了,大感有趣,便急跑回宅裡報告去了。
卻說那李家叔侄進了盧家後。盧老爺夫妻正經在客廳裡招待。本來。盧老爺有些嫌李家與他家不和,又是做生意的人家,不想應這門親。但瞧得李文嗣長得一表人材,又有舉人功名,心裡也有些歡喜,便耐下心來打聽些底細。一聽說李文嗣家在山西,家裡只有幾間瓦房和幾十畝薄田,心裡就不樂意了,怕他也象前頭那個秀才一樣,是貪圖盧家陪嫁來的。
李老爺一聽他露了類口風,當即就差點反臉。當年明明是盧家有錯,若不是侄兒苦求,他還不願意來呢!他雖是做生意地,但兄弟卻是耕讀傳家,又有功名在身,下一科定能高中地。那盧家女兒現在嫁不出去,自己肯來就不錯了,他們既然還敢嫌他那麼出色地侄兒?
眼看著二老快要吵起來了,李文嗣連忙攔住,道:“盧世伯容稟,晚輩家產雖薄,但要養活妻兒還是不成問題的。晚輩想娶令嬡,卻不是為了嫁妝,而是心中仰慕令嬡貞烈才德之名,若能如願,定會待她如珠如寶。至於嫁妝,卻是不必,二老留著養老吧。”
盧李二老都被他這番話驚住了,盧老爺還覺得他這話有些不客氣,心中不悅。不料那盧紫語盧小姐早已悄悄到了後廳,聽到這些話了,便隔著屏風直接開口問那李文嗣,若是當真對她有意,為何此時才來?可是因為看到她婚事受阻,覺得可以趁虛而入?
李文嗣連忙道:“小姐誤會了,當日在下得知小姐拒婚之事,便感嘆小姐貞烈,只是當時小姐有傷在身,兩家又有隙,因此不敢打攪。近日連番有俗人冒犯小姐,在下不堪忍受小姐再受屈辱,方才大膽前來。”
盧紫語又問:“公子身為舉人,日後少不得有飛黃騰達的時候,難道不想得一位出身顯貴的妻子?為何要求娶一介平民之女?”
李文嗣道:“在下讀書求官,是為了報效朝廷、為百姓做事,並非為了飛黃騰達,因此只願求得一位德才兼備的賢妻,舉案齊眉,相酬唱和,一雙一對白頭到老。”
盧紫語頓了頓,又問:“小女容貌受損,又惹了官非,難道公子竟毫不在意?說不定你見了我的模樣,就要後悔了。”
李文嗣卻道:“官司的事,小姐分明是受害之人,怎能怪小姐?至於容貌,向來娶妻求淑女,何況在下平日多有聽聞小姐行善舉之事,比如那村西地寡婦,南坡的何老頭祖孫,餘家的小姐,還有鎮上的善餘堂,小姐仁義之舉鄉中誰人不知?你心地這樣良善,即便是容貌上有些缺餡,也比圖有美貌而無仁心的女子強百輩。”
盧紫語聽後,卻不作聲。盧老爺有些不自在,清清嗓子正要說話,卻聽得女兒在後堂問:“公子先前說不要嫁妝,可是當真?”李文嗣忙說是真的。盧小姐便從後堂走出,跪下對父親說,請父親將自己許給李公子,她願意嫁給他過清貧日子。
盧老爺驚得目瞪口呆,李文嗣卻是頭一回見盧小姐。她臉上頭上哪有半分毀容的樣子?雖隱約看到額角有疤 洪荒崩壞傾世元禳帖吧,頭髮一擋,美貌依舊,李文嗣真真喜出望外,見她行事,更。
盧老爺心裡其實已願意了,但還是想試試這個女婿,便板著臉說要嫁可以。嫁妝卻半點也無。問他們可還願意?李文嗣只顧著點頭。倒把他叔叔氣得要死,不過想到侄兒願意,這侄媳婦又地確美貌,便勉強忍了。
兩家當下便定了婚期,盧老爺問李文嗣日後打算,得知他要帶妻子回鄉讀書,心中不願。但李文嗣態度堅決,而且不肯接受岳家資助,盧老爺雖然生氣,但也覺得這女婿夠硬氣,是真心求他女兒來地,便暗自打算要陪送一份厚厚地妝奩,不過此事卻得瞞著那李老頭,免得被他佔了便宜去。而另一邊。李老爺也在暗自嘆息侄兒糊塗。想著定要幫他向盧家多敲些嫁妝,好讓他日子好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