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挑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顧長卿將資料做好後,按照泰威爾公司的要求,將資料發給他們公司,幾天後便得到他們公司的回覆,邀請顧氏公司代表來英國面談,並且參加泰威爾先生與妻子潔麗亞女士結婚三十五週年紀念晚宴。
這對於顧長卿來說,是個好訊息,這說明,顧氏已經達到了泰威爾公司的初步要求。不過,顧長卿也很快查到,得到泰威爾邀請的公司達到五十五家,中國的幾家聯絡公司幾乎都在受邀請之列。很明顯,泰威爾有在中國發展的意思。不過看他邀請了這麼多家公司代表來看,顧長卿覺得,他的選擇一定會非常的謹慎。
可是不管怎樣,她已經獲得了機會。為了爭取這個機會,她必須要得到董事會的全力支援。於是她提出召開臨時董事會。
所有董事都有到席參加,包括布萊恩道特林和黃韜。雖然黃韜是競爭對手,但是這已經不算是商業機密了,她既然能查出來華雅的情況,沒道理黃韜不知道顧氏有興趣泰威爾的合作計劃。
董事們聽說,顧長卿有很好的發展計劃,都非常的感興趣,大家也很想知道到底顧長卿有沒有能力擔當現在的位置。
而孔慶翔則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顧長卿終於有動靜,也代表著他的機會來臨,他可以趁此機會讓顧長卿一敗塗地。憂的是,儘管他不想承認,但是他這個女兒確實有著他無法預料的能力,他也很擔心自己阻止不了她
可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等大家都坐好後,顧長卿上臺將自己的準備好的計劃詳細地跟董事們解說了一遍。
她站在臺上配合著PPT,侃侃而談,投影映在她的黑髮上,反射出瑰麗的色彩。她雙眼閃亮,舉手投足間說不盡的從容與優雅,又透出無限的自信心,如此魅力,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
黃韜的目光從始至終都膠著在她身上,嘴角一直含著微笑。她說了什麼,計劃是否吸引,在這一刻,對他來說都不是那麼重要了,他只是喜歡看她這種認真自信的模樣,這樣的她,實在讓人心折。
他聽得她用一種沉穩緩慢的語調說:“據預算,2010年中國整個水務市場容量約3500億元,到2015年有望增至7500億元。而隨著嚴重的水汙染、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乾旱和洪災給國家和國民健康造成愈來愈大的威脅,水問題已成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中之重。有專家指出,中國水務產業中,城市自來水供應已經基本飽和,但汙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目前水務市場仍處於分散階段,在巨大市場需求之下,我們能否抓住機遇實現升級仍是一個重大挑戰。水務行業加速市場化使得跨區域擴張成為可能,只有在市場分散時期充分擴大市場份額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行業整合中佔據主導地位。”
她睜大了眼睛看著大家,加重了語氣,每一個字都似乎具有一種感染力:“而泰威爾公司便是我們的機會只要我們能和泰威爾公司合作,將他們的技術引進中國,很快,我們就能夠在中國水務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未來十年,將是顧氏的黃金時代”
她現在的模樣,就好像她不是隻拿到了見面的機會,而是已經獲得了合作的成功,神情語氣間透出一種一切盡在我手的強霸氣勢,可是又不會讓人覺得她狂妄討厭,反而還給人一種振奮人心的鼓動力。
黃韜嘴角的笑容加深,他帶頭鼓起掌,兩三下清脆的掌聲後,立刻引發了所有董事的熱烈的掌聲。
顧長卿站在臺上,並沒有因此而有多興奮激動,她面上帶著淡淡的笑意,神情沉穩冷靜,就好像這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強勢,自信,果決,這才是那個在美國一邊和他商談一邊偷偷錄下他話語的顧長卿,這才是奮起反抗狠心將他綁一晚上的顧長卿,這才是那個即使知道前路危險也果斷前進的顧長卿。
這樣的顧長卿,讓他著迷。
可是忽然的,黃韜感覺到一道凌厲的視線,黃韜稍稍轉過頭,卻見到對面布萊恩正看著自己,目光冷漠複雜,見他看過來,布萊恩又好似若無其事地轉過目光。
黃韜眉頭微動,也轉過頭去。
那邊,董事們對顧長卿的計劃顯然非常感興趣,有幾名董事提出問題,顧長卿也很詳盡地做了解答,更加堅定了董事們的信心。
孔慶翔見顧長卿如此受到董事的支援,有些坐不住了,他看向臺上的顧長卿,沉聲問道:“顧總,你如此有信心,顯然是很有把握了,你讓公司全力支援你,你這個計劃需要動用的資金太過龐大,公司不但要實行融資計劃,而且現有的專案也將會受到影響。如果顧總能成功當然最好,這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可是……”
說到這裡,孔慶翔陰陰地一笑,又看向大家,話語中帶有極強的鼓動性:“可是如果顧總失敗了,那又如何?公司因為顧總所受到的損失,又有誰來負責?”
所有人都聽出了孔慶翔的言外之意,他這是在逼著顧長卿立下“軍令狀”,自然是如果計劃失敗,就自動退下總經理位置之類的。但是大部分的董事都覺得孔慶翔的話也不無道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讓顧長卿立下“軍令狀”或許更能讓她有責任感,更加能激勵她
顧長卿面色冷下來。果然,他根本就不會讓自己順順利利只怕就算是她肯承擔起一切,他還是會暗地裡使壞來破壞她
豈能如他所願,豈能讓他得逞
顧長卿看著孔慶翔,挑起一條眉毛,冷笑道:“董事長,現在是什麼時代了?還有軍令狀這一套?市場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不努力嘗試,誰又知道能否會成功?不過是盡全力去做,事在人為而已。你如此給人施加壓力,只會讓人束手束腳,如果管理者都是你這種方法,誰還敢去冒險嘗試?中規中矩地混日子過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企業能發展得起來嗎?不得不說,董事長這一套已經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