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老祖宗的論文(第2/2頁)
章節報錯
忽然想起了一個人,思忖著的侯懷志,下意識地開口說道。
“要不聯絡張院士吧?我記得他是可控聚變和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專家,而且還曾經獲得過陸舟科學獎!”
一聽到張院士的名字,不少人都反映了過來,辦公室裡再次傳開了討論的聲音。
“你是說張飛躍的院士?”
“好巧!昨天晚上我還看到他在泛亞電視臺科學欄目的座談節目上,聊到了最近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二代可控聚變。”
“張院士的話應該沒問題,他可以說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頂級專家了!”
“……未必吧,而且張院士研究的是等離子體物理。雖然也涉及到二代可控核聚變,但側重的還是理論方向。而陸院士的那篇論文,關於等離子體的部分只佔很小的一點篇幅,其中不少關於堆芯材料以及電磁體設計所需要達到的各項工程引數的精確計算值,才是整篇論文的精華。”
辦公室裡議論的聲音爭執不下。
聽著同事們的議論,王總編在一番糾結之後,最終還是拍板做出了決定。
“就聯絡張院士吧!小侯,一會兒你……算了,郵件還是我來發吧。”
“不管怎麼樣,能不能登刊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決定,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雖然只是從內容本身上來看的話,這篇稿子還是相當有水平的,但因為那些公式和推論結果實在是過於複雜,以至於他們也拿不定主意這篇論文的學術價值到底有幾何。
……
金陵大學校園。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看著全息螢幕中的那篇論文,張院士的心中也是一陣頭大。
《未來》期刊將皮球踢到他這裡,本來他是不想接的,但又忍不住想看看陸院士到底寫了些什麼。
說實話,在剛剛拿到陸舟的論文的時候,他的心中其實是好奇居多的,至於論文字身的營養,倒也沒有期待太多。
畢竟再怎麼說,那也是一個世紀前的學者寫出的東西,他所擁有的那些知識早已過時,更遑論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突破。
即便他相信,聰明的大腦不會過時,那也是建立在一定時間的學習的基礎上。
然而……
在將那篇論文看完之後,張飛躍整個人都傻掉了。
見自己的教授已經盯著同一頁看了許久都沒有動靜了,站在他身後將這一頁已經看了三遍的博士生,忍不住小聲輕喚了一句提醒道。
“教授?”
聽到學生的呼喚,呆愣在辦公桌前的張院士,終於從震撼中回過了神來。
定了定神,他輕咳了一聲,回頭看向了站在自己身後的學生說道。
“剛才走神了一會兒,有什麼事情嗎?”
見老師問自己,那博士生立刻迫不及待地詢問道。
“您是怎麼看這篇論文的?”
“寫的很有水平,甚至可以說水平高的讓人意外。無論是從他坐上前往地球的航班之前算起,還是從他恢復身份之後的那天算起,滿打滿算到現在也不夠一個月。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將二代可控核聚變整個專案一個世紀以來的所有研究成果吃透到這種程度,這個世界上八成也只有他能做到了。”
它就像是一張藍圖,已經勾勒出了整個二代可控聚變工程的輪廓,並且用嚴謹的計算羅列出了完成整個工程所需要的每一篇拼圖。
而在他看來,這才是這篇論文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也正是同一時間,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念頭,忽然浮現在了張院士的腦海。
說不好……
這二代可控核聚變,還真有可能被那位大佬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