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為矚目的,大概便是物理學界知名學者溫伯格教授,在《物理學快評》上為這篇論文撰寫的簡評。

身為身為1979年諾貝爾獎得主,溫伯格教授在物理學界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相當龐大的。若是隻考慮物理學中的地位,甚至就連愛德華·威騰與他相比,也要稍微遜色一些。

無論是弱電統一理論,還是介子的散射、紅外光子、量子引力以及Z玻色子的發現,這些奠定了現代物理學基礎的東西,都不是弦論這種猜想中的理論能夠比較的。尤其是他那篇關於Z玻色子的論文,直到2010年為止,它都是引用次數最高的。

一定要給現存的物理學家們排個座次的話,他也是和Yang、Anderson處在同一序列的學者。

也正是因此,這篇刊登在《物理學快評》上的論文,已經出現之後,在整個物理學界乃至世界學術界的範圍內,都引起了程度不小的熱議……

【對於物理學界而言,“虛空”無疑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無論是貫穿宇宙一生的額外弦,還是來自宇宙之外的觀測,聽起來都過於的神秘,然而在邏輯上它確實是自洽的,並且得到了實驗的檢驗。】

【質量從來沒有發生衰減,只是有人在我們的面前撒了一把沙子,這些來自n+1維上的質量打破了我們對原有宇宙的認知,也讓我們的視野進入打了一片從未了解過的領域。】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的,這片宇宙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我們仍未知曉的神秘,而在此之後,我們依然會孜孜不倦的求索下去。】

【這恐怕也是虛空帶給我們的最大的啟示。】

【如果那裡真的有什麼東西在凝視著我們,不管它是否懷揣著善意,我們至少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他們的期待。無論是為了宇宙,還是為了我們自己。】

就在整個物理學界都在因為“虛空”和“額外維”的發現而陷入驚訝與亢奮中的時候,已經從滬上返回金陵的陸舟,整個人都徹底的輕鬆了下來。

危機整個物理學的騷動,以及那圍繞著“質量膨脹效應”的爭議,總算是隨著額外維理論的誕生而塵埃落定。

即便,他的心中仍然有一些疑問。

比如按理來說應該不存在任何物質的虛空,究竟是如何將質量投射到n維上的宇宙的?而被釋放出來的物質又到底是什麼?

這一系列的問題,以現有的理論仍然無法解釋。

但不管怎樣,眼前的麻煩已經結束了。

對於那些註定得由後人去完成的大廈,他所能做的,僅僅是為那些後繼者們,提出一些可能實現的猜想,或者說腦洞。

比如就像觀察者文明那樣,在進入虛空之前,用某種特殊的方式保留了一片屬於舊宇宙的碎片,將整個文明都蜷縮在了裡面。

亦或者,是透過某種方式,同時生成了正反兩種物質,將反物質沉入無盡的虛空中,將正物質投射到新宇宙中……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猜測,想要以現在的技術手段進行求證,都實在是太困難了。

甚至於就難度本身而言,想要證明這些東西,一點也不比證明或者證偽宇宙之靈的存在困難……

回到鐘山國際的家中,陸舟洗漱完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躺在了那鬆軟的床鋪上。

雖然這幾天他住的地方也不賴,但怎麼也無法和自己家的感覺相比。

合上了雙眼,陸舟將意識放空。

也就在這時候,他終於聽到了那來自虛空深處的、宛如天籟一般的聲音。

以及,看見了那一行浮現在視域之中的淡藍色對話方塊——

【恭喜宿主,完成緊急任務!】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