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物理學界而言,這一天絕對是意義非凡的一天。

從這一天開始,人類文明在真正意義上,將思維的半徑拓寬到了宇宙之外的區域,將對世界的認知也拓寬了一個維度。

這對於社會帶來的改變,可能沒有一架高鐵,或者一艘太空梭來的更加直接,但那隱藏在背後的價值,卻是無法用金錢或者貨物去估量的。

“他拯救了我們。”

看著從IMCRC官網資料庫中下載下來的論文,史蒂文·溫伯格教授讚不絕口地說道,“n維之外的額外維,湖中倒影的湖……這個比喻簡直是太形象了!”

“我猜你的下一句是不是,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手中端著一杯咖啡,剛剛從滬上那邊回來不久的珀爾馬教授,特笑著說道。

“我確實是這麼想的!”見老朋友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溫伯格教授老臉一紅,乾咳了一聲爭辯道,“別這麼看著我……你知道,我在這場報告會開始之前也是這麼說的!”

這句話他倒是沒有說假。

作為猶太物理學家中少有的公開無神論者,史蒂文·溫伯格從一開始,便堅定的站在了物質決定論這一側,並且提出了用一個特殊的維度來概括這種質量膨脹的現象。

就像當初物理學界為了解釋電磁力,在相對論方程上額外增加了一個第五維度一樣,膨脹的質量也許是從視界之外的n+1維(假設可被觀測的界限是n維的話)移動過來的。

這種想法事實上和陸舟是不謀而合的,然而唯一的區別是他無法證明自己的想法。

提出一個猜想其實很容易,Arxiv上天天都會誕生比科幻世界更加科幻的腦洞,但其中能夠邏輯自洽的寥寥無幾,能夠邏輯自洽的也大多會因為無法實驗證明而淪為“少數派報告”。

毫無疑問,陸舟不僅僅是從數學的意義上,解釋了這個n+1維存在的必然性,更是從實驗的意義上證明了這種擾動——並非是沒有界限的無序行為。

對於物理學而言,他們發現了一片比宇宙更龐大的“新大陸”。

對於世界政壇而言……

也許他們應該考慮一下,虛空之中可能潛藏的威脅?

畢竟,無論怎麼看,這把篩子都不像是出於善意被放在他們面前的。

不過當然了,溫伯格對此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這或許有機會成為IMCRC向各國政府要錢的理由,畢竟人是一個渴望隱私的動物,沒有誰會喜歡旁邊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在窺探自己,但多半不會有哪國政府對這種比“全球變暖”還要無聊的東西感興趣。

哪怕這種危機存在,它也實在太遙遠了。

指不定等太陽熄滅了,它都不一定會來……

“……毫無疑問,諾貝爾委員會欠他一個諾貝爾獎,我早就說過,他覺得配得上這一榮譽了,當初在強電統一理論出現的時候,我就向他們建議過。然而那些老眼昏花的倔驢就像是沒看見一樣,仍然自顧自地把獎頒給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聽著老朋友的罵罵咧咧,珀爾馬特乾咳了一聲:“也不能這麼說,再怎麼樣歷年獲獎的研究也絕對不是莫名其妙的……而且事實上據我瞭解,克利青教授每年都在給諾貝爾獎委員會寫信,提名他的名字。”

“今年我也會寫信,”溫伯格嘟囔了一句,將手中看完的論文丟在了桌上,“沒有人比他更配得上這份榮譽,我是說沒有人。”

似乎是覺得光是這麼說還不夠有說服力,他緊接著又在後面補充了一句。

“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

……

就在實驗資料公佈之後的第二週,IMCRC的官網上放出了一篇名為《虛空與額外弦上的世界》的論文。

這篇論文一經放出之後,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下載量便突破了十萬次。

與此同時,同樣的論文也被刊登在《未來》上,並且得到了各大知名期刊的轉載。尤其是《自然》和《科學》,甚至將它設定了ights,放在了最新一期期刊的封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