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初美國在阿波羅計劃上的總耗資卻達到了225億美元,佔當時美國GDP的0.57%!放到現在這225億美元值多少錢不太好計算,但放在當時打造一支航母戰鬥群還是綽綽有餘。

航天有多燒錢,由此可見一斑!

更何況還存在著工業底蘊、發動機技術積累……這些都是花錢都不一定能解決的了的問題。

徐書記的座位就在陸舟的旁邊。

和陸舟一起坐下了之後,他緩緩開口,繼續說道。

“在小火箭上我們已經不遜色於西方國家,但在大型火箭的運載能力上我們和美國,和俄羅斯,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長征五號的近地軌道運載力只有25噸,到了同步軌道只有18噸,到地月轉移軌道更是隻有8噸左右。而我們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起飛質量差不多也是8噸這個數字。考慮到登月飛船必須針對月球的磁場環境重新設計,還得攜帶至少3噸重的登月艙和5噸以上的生活艙,整個登月飛船的最終重量可能超過20噸這個數字。”

“以我們現在的火箭技術,想要完成載人登月幾乎是不可能的。”

陸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發動機這個東西,牽扯到一整套工業體系,這種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想要彎道超車,就只能另闢蹊徑了。

就在這時,他的心中忽然微微一動,開口說道。

“為什麼不考慮電推?”

“電推?”徐遠明微微愣了下,隨即笑著搖頭,“就電推的那點推力,用來轉移軌道還湊合,用來發射火箭還是差的太遠了。”

陸舟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在地面上建一個電磁加速的陸基質量發射器,將無人部件投送到近地軌道,然後再用等離子體引擎推送到月球。”

正好可控聚變電站也建好了,電力成本也不會太高,不利用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雖然這個裝置聽起來似乎科幻了點,但在技術上並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畢竟太平洋對岸,還考慮過用大炮射衛星呢……

徐遠明:“那宇航員怎麼上去呢?”

陸舟:“從空間站登船。”

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能力華國暫時沒有,但把人送到空間上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似乎是被這驚人的提議給愣住了,徐遠明呆在那裡停了好一會兒都沒說話,過了很久才笑著說:“……這聽起來似乎很有趣,就是匪夷所思了點。”

陸舟笑了笑,也不否認。

“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想都不敢想,還怎麼實現?”

徐遠明自己畢竟不是技術人員,只是因為工作上的接觸略懂一點,所以也就沒和陸舟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停頓了片刻,他接著說道。

“目前我們的戰略重心仍然在跨區域電網以及可控聚變電站的建設上。高層一致認為,相比起遙遠的利益,還是腳踏實地、著眼於當下的利益更重要。”

“不少人提議將登月計劃延後到2030年,但領導認為你的意見同樣重要,於是在會上討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陸舟詢問道:“折中方案?”

徐書記神秘一笑,也不細說,而是看向了臺上:“馬上會議就要開始了,正好要講這件事情,你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