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彎路超車的捷徑(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想到竟然能在這裡碰到他圍脖上的粉絲,實在是太巧了。
那個身材嬌小的女生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興奮地說道:“這裡距離大禮堂還挺遠的,你要是第一次來恐怕不容易找到,要不我帶你過去吧!”
看著她熱情的樣子,陸舟哭笑不得道,“不用這麼麻煩,我自己走過去就行了。”
說著,他向兩人道了聲謝,然後便轉身向著那位女生先前指的方向走掉了。
“……竟然是陸神!”看著那漸漸走遠的背影,那個身材嬌小的女生一臉感慨的說著,然而就在這時,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那滿臉的感慨瞬間變成了懊悔,“啊!我居然忘了找他要個簽名!”
那個個子高挑的女生無語的看著她:“找他要簽名有什麼用?”
“這還用問嗎?保佑我不掛科呀!”
“……”
……
沒有花很大的功夫,順著那位學生指的路,陸舟很快找到了大禮堂。
出示了自己的會議證,透過了門口安檢的陸舟,走進了會場內。
透過會場內的lo來看,不只是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兩大央企,陸舟甚至在與會企業的名單中看到了BAT網際網路三巨頭、以及華威等等民營高科技企業。
受到SpaceX的影響,全球民營航天企業正在逐漸從冷門走向升溫,華國同樣不例外。
雖然航天相關技術基本上壟斷在航科、航工兩大央企手中,但事實上在15年的某次會議上提出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相關的政策就已經逐步放開了。
比如國內第一家民營航天公司onespace,再比如企鵝不聲不響投資的Satellogic,以及阿里預計將發射的“天mao國際號”通訊衛星和“糖果罐號”迷你空間站等等,在對航天技術的探索上,民營企業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漸變得重要。
不得不承認,在對新技術、新領域的探索以及創新的能力和動力上,民營企業的表現確實要比國營企業表現的更加出色。
顯然也正是清楚這一點,所以高層才會透過改革的手段,逐步開放相關的市場。
就在陸舟正準備找個位置坐下的時候,忽然有人從後面喊了聲他的名字。
停住了腳步,陸舟回頭看去,只見一位穿著西裝、約莫五六十歲的男人,正面帶笑容地向這邊走來。
盯著他看了一會兒,陸舟漸漸想起了他的名字。
徐遠明,科技部二把手。
就在之可控聚變工程的表彰大會上,他和這位稍微聊過幾句。
“徐書記?”笑著握住他伸來的右手晃了晃,陸舟寒暄了一句道,“好久不見了。”
“哈哈,其實也就兩個月吧,”熱情地晃了晃陸舟的右手,鬆開了之後,徐遠明笑著說,“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咱們邊走邊說吧。”
在徐遠明的邀請下,陸舟與他一同向禮堂內的方向走去。
在這一路上,透過和徐書記的談話,陸舟對國內航天工業的現狀也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尤其是在他最關心的預算方面。
總的來說,情況非常的不樂觀。
目前而言,華國航天預算每年只有大約20億美元,而且這還是長征、北斗、嫦娥、神舟、天舟、天宮等等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