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名博士,兩名碩士留了下來,其餘四個人都先回去了。

說實話,這次招生的生源質量很一般,至少在陸舟看來是如此。

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畢竟他去年一整年都在忙可控聚變工程的事情,沒有時間顧及學校這邊,直到年底才將自己的資訊更新在招生網站上。

而往常的話,優質的生源基本上在每年夏天就已經被分走了。

碩士組的學生中,除了搞計算材料的韓夢琪和另一位叫馮晉的數學學霸之外,其它幾個人大多沒有科研經歷。

比如站在這裡的劉思遠,也就是另一名計算材料方向的碩士。雖然本科四年的績點相當不錯,折大的本科學位也很有含金量,但科研經驗幾乎為零。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關係,畢竟大多數本科生在本科階段除了實驗課和課程設計之外,若不是特別會和老師拉關係或者運氣好趕上了學校弄得什麼人才培養計劃,也沒有機會參與到科研專案中。

“你以前是震旦的?”

吳水木:“是的。”

陸舟:“你導師是哪位?”

吳水木:“劉向龍教授,我在他那讀的泛函分析方向。”

陸舟想了一會兒,對這個名字一點印象也沒有,於是換了個話題繼續問。

“那你以前接觸過材料學沒?”

吳水木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接觸過一點,我們化院的教授做過一個關於單壁碳奈米管在介質中機械分散的專案,我幫他們對收集到的資料做過建模分析。”

饒有興趣地抬了抬眉毛,陸舟笑著問:“這是你選擇計算材料學的契機?”

“算是吧,”吳水木笑了笑說,“我感覺泛函分析這塊我好像已經摸到自己的天花板了,再怎麼研究也很難在原有的理論上做出創新,我老師就建議我從純理論轉應用口。正好那段時間看到您獲克拉福德獎時的獲獎感言,那句數學改變科學深深觸動我了,從那時起我就下定了決心,打算幹計算材料這行!”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中幾乎帶上了一種使命感。

劉思遠一臉佩服地看著這位師兄,心中暗道一聲高啊,這舔的功力簡直無敵了。

韓夢琪則是眉毛抽搐了下,不忍直視地別開了視線。

聽到這句話,陸舟不好意思笑了笑。

這算是馬屁嗎?

不管了,反正他聽著還挺舒服的。

清了清嗓子,陸舟開口說道。

“既然你已經有了自己目標,那就朝著你的目標好好努力吧。另外,聽你說的,計算材料這塊你應該還算是有點基礎,我就給你佈置一些相對盡皆的任務好了。”

說罷,他看向了辦公桌離這邊最近的林雨湘。

“替我那支記號筆過來。”

“我找找……”

林雨湘翻了翻抽屜,很快找到了一支黑色記號筆,笑盈盈地遞了過來。

“給~”

“謝謝。”

習慣性地道了聲謝謝,陸舟從她的手中接過了記號筆,走到了辦公室邊上的白板旁邊,盯著一片空拍的白板沉吟了一會兒,然後提筆在上面寫了起來。

【Ψ(r1,r2,……,rn)=∏Ψt(rt)】

&n+V(ri)+1/4πε0∑∫drf|Ψj(rj)|²e²/|rirj|}Ψi(ri)=EiΨi(ri)】

【……】

看著白板上一行行算式,吳水木的神色微微動容:“這是……”

“電化學結構介面的理論模型,”終於寫下了最後一行算式,停下了手中的記號筆,陸舟笑了笑說,“你應該瞭解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