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室內的溫度持續攀升。

孕育著這片恆星系中最炙熱的能量,被束縛在磁場中的等離子體如同一層薄如蟬翼的極光,在反應室內安靜地流淌著。

當溫度突破一億的瞬間,那比恆星更耀眼的光芒,在頃刻之間被點亮了。

無窮無盡的能量如同潮水湧出,從那渺小的原子核中被解放。

目睹著這一瞬間的到來,控制室內的所有人,臉上都是一片激動的表情。

然而,並沒有歡呼聲響起。

因為一切才剛剛開始!

按下了快門的記者迅速退到了一邊,控制室內的研究員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齒輪,緊張地忙碌了起來。

示範堆與實驗堆最本質的不同,那便是後者只需要完成幾個孤立的實驗便能算得上是成功,而前者則是以現實上的意義作為成功與否的考量的。

此刻,沉睡的巨龍已經被他們喚醒,正發出震耳聵聾的咆哮。

至於能否駕馭這媲美恆星的能量,就看他們能否給它套上韁繩了!

“觀測到聚變反應發生!中子束與鈹金屬層接觸!”

“外場線圈正在調整……等離子體控制方案確認有效!”

“約束磁場穩定!確認反應室內等離子體執行狀況良好!”

“回收泵觀測到氚素!液鋰中子回收系統確認有效!”

迴圈流動的液鋰,如同巨龍體內炙熱的血液,往復迴圈的氚素與那緩慢注入的氘素混合在一起,重新回到了反應室中,繼續被點燃。

彙報情況的工作人員,聲音中帶上了一絲絲的顫抖。

氚素成功回收!

繼成功點火之後,STAR2示範堆工程的第二個目標,也順利達成了!

不只是他的聲音,連同他的肩膀,都在因為那份激動而顫動著。

甚至於,不只是他自己。

反應室內的所有研究人員,都因為眼前的這一幕,激動地攢緊了拳頭。

氚素能否在反應堆中作為中間產物迴圈利用,才是反應堆能否商用的關鍵。

雖然具體的回收率還得等到實驗結束之後才能判斷,但就目前觀測到的那些氚素,他們至少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而光是這一項成就,這一年多的努力,就不算白費了……

與此同時,示範堆基地靠海的一側,一座形似排水口一樣的設施旁邊。

在安保人員的陪同下,正在檢查熱量排出口壓力控制閥的工程師,看著不斷跳動的錶盤,眯了眯雙眼。

“喲,看來咱上面的情況不錯啊。”

站在他旁邊的博士生微微愣了下,疑惑道。

“什麼不錯?”

老工程師笑了笑說:“除了反應堆,還能是什麼?”

心中略感詫異,那博士生忍不住問道:“您是怎麼看出來的?”

“水壓,動動你的腦子,你讀的是工科,可不是光會發論文就夠了的,”用扳手敲了敲旁邊的管子,老工程師心情不錯地說道,“迴圈水冷系統正在往外排熱水,這意味著什麼?你講講。”

“堆芯正在工作……”嚥了口吐沫,那博士生聲音激動地問道,“那咱們……這是成功了?”

老工程師眯了眯眼睛,“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能不能成功還得看發不發的了電,功率達不達得到預期。咱們這示範堆對標的可是蘇省電網,據說最大裝機容量能達到10萬兆瓦,想達標可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