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碳基晶片的展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材料研發的投資是個大坑,但那也得看投在誰身上。
從SG1導線中嚐到了甜頭,孫經理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緊抱著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腿不放手了。
而對於陸舟來說,孫經理願意請教他,他也很樂意指點他們。
往大了說,可以幫助華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對他而言也是有利可圖的。
就拿SG1材料來說,寶盛集團生產的每一厘米SG1導線,都包含了專利成本。這筆收入雖然不像鋰電池帶給他的那般豐厚,但也相當的可觀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陸舟用閒聊的口吻說道:“關於你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也不太好說什麼。不過既然你們已經在碳基材料的生產上建立了優勢,為什麼不考慮將這一優勢擴大?”
聽到這句話,孫經理臉上立刻露出了重視的表情。
“哦?陸教授有何高見?”
“談不上什麼高見,”陸舟笑了笑,停了片刻之後,繼續開口說道,“只是我聽說,最近加州大學有個研究團隊,透過一種有意思的方法,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了只有1個奈米寬度、50個奈米長度的石墨烯奈米帶。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引起了IBM的興趣,被業界廣泛看好用於次世代碳基晶片的生產。”
眾所周知,7奈米是矽基電晶體的物理極限,一旦電晶體尺寸低於7奈米,電子的行為將受限於量子不確定性的影響,產生量子隧穿效應,穿過他們原本不可能穿過的“牆壁”。在這樣的情況下,矽基電晶體將變得不再可靠,晶片製程工藝的升級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為了面對這一挑戰,尋找新的材料取代傳統的矽材,生產尺寸更小、效能更佳的電子器件,幾乎是工業界與學術界的共識。
而根據已知的研究成果,目前被認為可行的幾條技術路線中,已經存在著奈米碳管、二硫化鉬、黑磷、石墨烯、二硒化鎢等選擇。
因為自己是研究碳奈米材料的,陸舟自然是更看好石墨烯這條技術路線。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已經觀測到莫特絕緣體的情況下,石墨烯也確實有作為半導體材料被應用到電子器件中的潛力。
晶片啊……
聽到陸舟這麼說,孫經理不禁有些頭疼。
雖說這大腿夠粗的,但總是往坑裡跳,也讓人夠傷腦筋的。
“陸教授……該不會是建議我們往晶片這個大坑裡面跳吧?”
看到孫經理臉上為難的表情,陸舟哈哈笑了笑說,“你們又不是電子企業,讓你們去開發晶片肯定是不現實的,我只是覺得,既然我們已經完成了幾千奈米寬度的石墨烯材料的生產,為什麼不試著挑戰下幾個奈米寬度的石墨烯奈米帶?我知道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但我覺得咱們完全有這個能力做出來。”
陸舟倒不完全只是說說而已。
在飛機上和巴旺迪教授閒聊的時候,他便有了這方面的打算。
當然了,現在的研究肯定還是以可控核聚變為主。
更何況就算他對碳基晶片這種黑科技感興趣,金陵高等研究院也沒這方面的人才。
還是等到可控核聚變專案結束之後,在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吧。
相信到了那個時候,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臉上掛著無奈的笑容,孫經理搖了搖頭。
幾個奈米寬度的石墨烯奈米帶……
說得倒輕鬆。
這都是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