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高溫超導的物理機制與強關聯模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完全多餘的……
再次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陸舟繼續說道。
“現在的關鍵是,我們需要組織一批專家,做好與那邊交接裝置的準備,你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沒?”
仿星器不是冰箱,買回來往家裡一放,接上電源就能用。
如何安全的使用裝置,如何拆卸以及安裝,掌握這些知識都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行。馬普學會那邊在交付儀器的同時會負責人員的培訓,但陸舟這邊也得派幾個聽得懂的人過去才行。
至少,不能讓人從頭教起吧?
潘院士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如果真能買到的話,這些都好說,直接從其他研究所調人過來就行了。西南核物理研究院有這方面的專家,還有華科院的物質科學研究院,不過仿星器在國內實在是太冷門了,研究這一領域的人或許有,但深入研究的恐怕不多。”
理解國家在這方面的困難,陸舟也沒有強求,只是開口說道:“儘量找吧,實在不行研究託卡馬克的專家也行,兩種聚變裝置雖然技術路線不同,但都屬於磁約束,在技術細節上還存在共通點的。”
潘院士:“我會盡量幫你物色這方面的人選……說到這個,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還有多久才能完工?”
聽到這個問題,陸舟笑了笑。
可控核聚變工程從開始到現在,碰到的問題不少,但唯獨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進度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每次想起這事兒都可以給他帶來好心情。
“根據戴團長那邊的說法,五月份就可以完成交接了。”
……
在陸舟這裡沒有待很久,去仿星器研究所的工地上還有高等研究院那邊轉了一圈之後,潘院士便返回了上京,開始幫陸舟物色訪問團專家的人選。
另一邊,新年過去了大半,陸舟這邊的工作重新迴歸了正軌。
在繼續對SG1材料進行改進的同時,他同時也在籌劃著對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的組建。
畢竟理論工作是一切的基礎,在他對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未來規劃中,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
然而比較尷尬的是,他在事業起步的最開始,便遇上了麻煩。
相比起計算材料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的組建,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順利。
雖然收到了很多優質的簡歷,但這些應聘者普遍比較年輕,甚至於大部分都是剛離開校園的應屆博士畢業生。
至於頂尖人才,依然缺乏。
理論學科和工科存在著本質上的不一樣,材料學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科研勞力去從事一些稍有技術含量的重複工作,但數學和物理這種強調理論工作的學科,是很難靠人力堆出研究成果的。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陸舟最終想到了許校長,在過完年後的第二天便造訪了他的辦公室,向他取經這方面的經驗……
在聽完了陸舟的問題之後,許校長抿了一口熱茶,笑了笑說道。
“……高階人才對於更換研究環境的意願不是那麼的強烈,一般能在研究所裡混到正式研究員的職位,除非是受了排擠,經費申請下不來,很少有人願意挪屁.股。你這種廣撒網的方式對十年以下科研經歷的PHD很有吸引力,但對於已經做出過出色工作的研究員來說,吸引力相當有限。”
頓了頓,許校長繼續說道。
“至於待遇,你開的條件已經不錯,也沒必要繼續提高了。光靠待遇把人才吸引過來是不現實的,對於已經做出過出色工作的學者來說,反倒是名比較重要。”
雖然是院士出身,但在行政崗位上幹了這麼多年,許校長對於行政工作,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的。
認真聽完了他說的那些經驗,陸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續請教道。
“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主動挖人,”許校長笑了笑說道,“來自諾貝爾獎得主的邀請,就算是院士,想必多少也會考慮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