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高溫超導的物理機制與強關聯模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對赫雷羅教授提出的課題很感興趣,但陸舟現在身負可控核聚變工程的重任,暫時分不出精力去研究SG1材料中所蘊含的深刻的物理意義。
不過直覺告訴他,如果能夠透過對SG1材料中蘊含的強關聯模型進行求解,說不準可以因此揭示高溫超導的物理機制,甚至是透過計算得到明確的超導態。
一般人或許無法理解,但陸舟很清楚。
相比起可控核聚變來說,這項理論工作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更加重大。
因為一旦高溫超導的問題得以解決,無論是強子對撞機還是可控核聚變的磁約束裝置,工程難度都會得到極大的削減。
將這個課題錄入了高等研究院的課題庫中,陸舟打算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再繼續這個研究。
至於現階段,在他時間表的優先順序上,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依舊處在第一序列……
在華國只待了兩天不到,第三天上午克雷伯教授便登上飛機,匆匆返回了德國。
另一邊,幾乎就在克雷伯教授走後不久,潘院士從上京抵達了金陵,在鐘山國際的別墅找到了陸舟。
潘院士環視了一眼客廳,有些驚訝地咋了咋舌頭。
“你這房子買的可夠大的,花了多少錢?”
陸舟:“幾千萬吧。”
潘院士羨慕地感慨了一句,“看來這鋰電池,確實幫你賺了不少錢。”
“年都沒過完您特地從上京那邊趕過來,該不會就是專程來給我拜年的吧?”端了兩杯熱茶過來,放在了茶几上,坐在了潘院士對面的沙發上,陸舟笑了笑說道。
潘院士笑著說:“怎麼,不歡迎我?”
“怎麼會?”陸舟笑了笑說,“最多隻是有點意外。”
“不閒扯了,說正事兒,”收斂了說笑的表情,潘院士在沙發上坐直了,看著陸舟,語氣認真的問道,“你已經和馬普學會的人聯絡過了?”
陸舟:“算是吧。”
聽到這曖昧不清的說法,潘院士皺了皺眉問:“什麼叫算是?”
陸舟:“和我接觸的是螺旋石7X實驗室的總工程師,至於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那邊我暫時還沒去接觸。”
抿了一口茶,陸舟潤潤嗓子,繼續說道。
“接觸這結果還算順利,我們這邊簡單的向他們展示了下碳基超導材料的技術,並且表示我們會在年內完成碳基超導磁體的設計。他們對這技術很感興趣,然後我就提出了用技術換技術的建議。”
潘院士緊接著問道:“德國人同意了?”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當年湳華大學從澳洲國立大學手上弄到H1Heliac仿星器,除了3500萬澳元的成本以及400萬RMB的運費之外,還在協議中答應了為澳洲國立大學的“MAGPIEII”磁化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實驗裝置提供發電元件。
澳大利亞人的技術不完善,但德國人可沒這方面的需求。
而且EGA畢竟也是創造過幾個世界紀錄的裝置,即便已經退役擱在那兒吃灰,想要買回來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陸舟笑了笑,語氣輕鬆的說道:“暫時沒有,但我覺得可行性很大。”
說著,陸舟簡單地和潘院士講了下當時的情況。
坐在他對面聽著,潘院士的眼中浮現了讚許的神色。
陸舟的個人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沒有人會懷疑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專業水平。
但他畢竟只有二十四歲,即便能力很強,但經驗依舊是個問題。
一開始潘長虹還有些擔心,陸舟是否能夠勝任這種大型科研工程的領導者的位置,能否協調各研究單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