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件是諾貝爾獎,至於另一件,則是可控核聚變的大餅。

雖然這塊大餅還是生的,大家只能看著,卻吃不著,但他有信心當好這個廚師,將這塊大餅烙好。

而對於陸舟的這兩份大禮,華國也算是投桃報李,回應了最大程度的重視。

經過了半個月的開會討論,兩院院士討論表決,關於仿星器研究的專案終於正式落地。

在徵詢陸舟的意見之後,該專案組命名為“STAR”,在級別上與“EAST”託卡馬克可控等聚變反應堆計劃平行。

至於經費,國家也給的相當大方,足足有十個億。

考慮到包括仿星器在內,很多裝置都需要進口,所以這筆經費的單位自然是美元……

西南物理研究院。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賈良才忍不住嘖了嘖舌頭。

“十億美元,這也太不把錢當錢了吧。”

雖然級別上與“EAST”專案平行,但就經費而言,都夠幾個“EAST”專案的預算了。

就算是拿了個諾貝爾獎,也值不了這麼多錢吧?

坐在辦公室的中間,正在看報的周承福沒有抬頭,面無表情地說道。

“錢再多,那也是人家爭取來的,咱們管不著。”

話是這麼說,但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本身就是一個燒錢的專案,但國家在這一塊的投資並不是沒有上限的。

雖然周院士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但賈良才還是能看出來,老人家的心情不怎麼高興。

畢竟原本國內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全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現在突然冒出來個年輕人,要在他的邊上再立一個山頭,要說心裡沒有一點兒不悅,那是不可能的。

但這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

確實有些太晃眼了。

猜到了老人家的心思,賈良才繼續說道,“你說這潘院士,雖說是咱華國ITER合作組的元老,但功勞又不是他一個人的,更何況他都退休了,現在您才是咱們國內可控核聚變專案的負責人。”

“這陸舟要搞可控核聚變,不來蓉城拜訪您,而是拉著潘院士的大旗另起爐灶,會不會有點兒太不把人放在眼裡了?”

“好好做你手上的工作,這些事是你操心的嗎?”

低聲訓斥了一句,看著趕緊閉上嘴不說話的賈良才,周院士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

“他搞他的,咱們搞咱們的。仿星器畢竟不是咱們的專長,能配合就配合,實在配合不了,那也是咱們條件有限,他還能怪罪到咱們身上來不成?”

聽到這句話,賈良才頓時心領神會地笑了笑。

“周院長說的是,我明白了!”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