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連著開了幾天的會,而這幾天的時間裡,陸舟也沒有閒著,在潘院士的引薦下,見了不少國內從事可控核聚變方向研究的學者。

嚴格意義上來講,國內高校並沒有可控核聚變這門專業。

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大牛,大多數等離子體物理方向的教授,或者核工程方面的工程師。

國內的情況和普林斯頓不同,對於仿星器的研究基本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在PPPL研究所的時候,陸舟想要拉出一支研究團隊來,可以很輕鬆地做到。

然而現在,他也只能藉助潘院士在這一領域的人脈,東拼西湊地物色人才。

當然,除了人才之外,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必須解決。

現在米有了,廚師也準備了,唯一還缺的,便是一口炒菜的鍋。

將一份整理好的名單交到了陸舟的手中,潘院士開口說道:“你打算搞仿星器方面的研究,咱光有人手和經費也不夠,首先還得搞臺仿星器才行。這個問題比你說的那些都關鍵,你打算怎麼解決?”

全世界正在執行中的仿星器只有八臺,這其中還算上了湳華大學從澳大利亞弄來的H1Heliac。至於華國與日國合建的那臺傳說中國內“第一臺準環對稱仿星器”,去年才剛籤協議,等專案落地還得等幾年。

華國等得起,世界等得起,畢竟可控核聚變本身便是百年大計。

然而陸舟等不起。

如果無法在2025年前實現“DEMO”示範堆的成功點火,對於“聚變之光”的任務鏈便算是失敗了。雖然根據系統一貫佛系的原則,不存在讓他把已經得到的經驗吐出來的說法,但最終完成任務鏈的獎勵,毫無疑問就與他說再見了。

收下了潘院士手中的名單,陸舟想了想,開口說道:“德國有一臺已經關停的仿星器,也就是EGA,算是螺旋石7X的原型。我們沒必要從頭到尾造一個,可以直接弄一個現成的回來,然後再在其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裝。”

潘院士神色動容,難以置通道:“你打算把EGA買回來?”

陸舟點了點頭,“想入這行,學費是省不了的。”

陸舟以為潘院士是在替國家心疼錢,畢竟仿星器造價不菲,即便是已經退役的EGA,想要買回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然而事實上,潘院士擔心的根本不是錢的問題。

“這不是學不學費的問題,這東西他們願意賣嗎?”

陸舟搖了搖頭:“不好說,但這事可以談。我和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學者有些交情,說服他們賣掉不用的舊裝置應該沒什麼問題。”

事實上,從13年開始,EGA就已經關停了,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重點,已經全部放在了螺旋石7X這臺新玩具上。說服他們賣掉EGA,還是有希望的。

停頓了片刻,陸舟繼續說道。

“等這邊的事情安排妥當了,我會親自飛一趟德國,爭取把這件事情給談下來。”

聽到這句話,潘長虹一臉羨慕的表情。

人脈資源這東西,與國際學術界接觸不多的他,還真羨慕不來。

當初湳華大學為了填補國內在仿星器研究這一塊的空白,從2017年開始三次組織考察團對奔赴澳洲國立大學,終於談成了合作,最後花了3500萬澳元買了臺“小的”回來。

也就是所謂的H1Heliac。

相比起日德,澳洲在仿星器上的研究,顯然只能排在末流。由澳洲國立大學自主設計並組裝的H1Heliac,也遠遠談不上先進。

如果有的選,誰又會願意選擇澳洲國立大學自己組裝的H1Heliac呢?

如果陸舟真有這門路,能把德國已經關停的EGA買回來。

光是這件事情,對於華國的可控核聚變事業而言,都可以算是大功一件了。

……

陸舟這次回國,為華國帶來了兩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