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階段性成果(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對於已經混成科研老闆的人來說,這叫事兒嗎?
工科領域的研究,尤其是從企業手中拿錢的橫向課題,專利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拿不到專利,前面就算做了再多的工作,也不過是為別人的成功做鋪墊。對於一些大型研究專案來說,即便是對成果有九成的把握,也不會把階段性的成果放出來。
除非是真的缺錢了,需要用階段性的成果穩定投資者的情緒,同時給新的投資者下餌,讓他們產生很快就能看到成果的錯覺。
顯然,陸舟不屬於這種。
外行可能不瞭解改性PDMS材料有多值錢,但搞材料這行的王海峰卻是知道的。優美科不只是為了這個專利支付了四個億,更是讓出了大筆持續的利潤。
那麼,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了……
王海峰眼中閃爍著精明:“這小子不簡單,只怕在去年七月拿出改性PDMS材料論文之前,就已經在做相關的研究。上次研討會大家都在打啞謎,就他一個人把話說這麼明白,我就猜到他可能已經研究出些成果了。”
一般人拿到專利號後就開始寫論文了,幾乎沒有人會等到國際專利授權全都下來之後才開始投稿。考慮到專利註冊週期,所有的檔案全都到位,至少也得十二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論文雖然是16年夏天發表的,但真正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在15年就已經做出來了。
現在如此迅速地又拿了篇論文出來,王海峰有一萬個理由懷疑,陸舟其實早在一年前,也就是改性PDMS薄膜技術研發出來之後,便開始在做這個空心碳球的研究。
劉宏隱隱約約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但還是不敢確定:“您的意思是?”
“他的研究大概是陷入了瓶頸,”王海峰老謀深算地笑了笑,“落袋為安,年輕人還是嫩了點,這點時間都等不起。”
在研究進展陷入停滯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別人先自己做出重大成果,搶先放出階段性成果,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手段。雖然會暴.露自己的研究進度,但相對的也能換來更大的主動權。
畢竟成果在手上憋得越久,風險也就越大。尤其在一些熱門的研究領域,多等兩個月,沒準別人也做出了同樣的成果。
考慮到有這麼多研究機構在做空心碳球,這種可能性還真不低。而一旦別人搶先發表了自己的成果,這將意味著前面做出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費了。
在王海峰看來,陸舟便屬於典型地年輕氣盛,雖然有些城府,但沉不住氣,這點兒壓力都承受不了。
“我們的課題繼續進行,”思忖了片刻之後,王海峰看向了劉宏,接著說道,“以防萬一,你去幫我打聽下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那邊的情況,想辦法找個人打聽下,他們的研究進度怎麼樣了。”
“可是我不認識金大的人啊,”劉宏犯了難,“而且就算認識,你覺得人家會告訴我嗎?”
王海峰罵道:“你是豬嗎?什麼都靠我替你安排了,還要你有什麼用!”
劉宏被噴的閉上了嘴,不敢說話。
停頓了片刻,王海峰語氣緩和了些,繼續開口說道。
“另外,我們的開題報告得改一下。”
開題的時候,他只是籠統地描述了下做碳硫複合材料的空心碳球方向。現在陸舟放出了階段性成果,他如果還用這麼籠統的描述,很可能因為“新穎性”這條規則被打回來。
不過這東西改起來很容易。
至少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