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宏的手中一把搶過了新一期的《科學》,王海峰將期刊攤開在桌子上,對著那一行行小字和圖片仔細研究了起來。

雖然嘴上和心裡都極度不爽陸舟這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小子確實是個人才。

能在《科學》、《自然》上刊登論文的學者不少,但能在同一期期刊上連掛兩篇通訊作者論文的學者,卻是少之又少。

第一篇論文是理論方面的,除了結論之外的地方他即便想看也看不太懂,掃了一眼之後,便放在了一邊。

第二篇是關於HCS1材料,顧名思義是應用方面的,這一部分王海峰看的格外仔細。

然而剛剛看到第一張圖片的時候,他的眉毛便狠狠抽搐了下。

他的實驗室裡也有掃描電鏡,但用的是六硼化鑭電子槍。

這種電子槍雖然比鎢燈絲電子槍高檔不少,二次電子像解析度能達到2nm,影象也比鎢燈絲槍明亮5到10倍,但和場發射電子槍一比還是被虐成了渣渣。

毫無疑問,論文中的這張圖用的是場發射電子槍拍的,而且還是效能更好的冷場發射電子槍。

這種人實在是太可惡了!

一上來啥也沒幹,倒是先“炫富”了。

一想到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有機,混的還不如一個剛剛踏入材料這行的小輩,王海峰的心裡便嫉妒的快扭曲了。

不過順著論文往下看去,他很快又淡定了下來。

一直看到了最後一行,王海峰啪的一聲合上了手中的期刊,將它丟還到了劉宏的手上。

“只是階段性成果。”

做出這個結論的同時,王海峰心中也鬆了口氣。

如果這個HCS1材料被陸舟做到了像改性PDMS材料那種無可更改的程度,別說是他只能願賭服輸,換了那些國際化工巨頭、碳硫複合材料國際大牛也是一樣。

不過很明顯,這個HCS1材料並不算完美。

當然了,即便是階段性成果,這個HCS1材料展現出來的優越效能,也相當令人震撼了。如果解決了生產工藝的問題,說不準在一些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較高、但對重複使用率要求不高的領域會被用到。

比如,無人機……

劉宏遲疑道:“萬一他們只是發了階段性成果,還有更重要的成果沒放出來……”

王海峰斜了他一眼:“你會脫了褲子放屁嗎?”

劉宏愣了下,支支吾吾了一陣子,訕訕一笑道,“……不是可以多發幾篇論文嗎?”

被自己的學生給逗樂了,王海峰呵的笑了聲:“那你講講,他是缺個博士學位?還是差個職稱沒評?需要計較那麼一兩篇論文?”

意識到自己問了個很蠢的問題,劉宏頓時閉上嘴不說話了。

確實,普通科研狗需要論文來積累自己的學術資本,好在實驗室裡謀一份體面的差事,有朝一日能熬出頭。

一般的教授也需要論文,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完成學校的科研指標,同時也好在下次再申請科研基金的時候,履歷能寫的漂亮點,工作人員的口吻也能客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