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案很重要,享受了政策的優惠還是得出點力氣的,不過系統的任務也很重要,兩邊的研究工作陸舟都不打算落下。

而且,同樣是做空心碳球這個方向,雖然兩邊實驗室的實驗任務不同,但在部分研究上彼此之間還是能起到互補作用的。

次日上午,陸舟透過遠端影片處理完一部分面試的事情之後,順便和遠在矽谷的薩羅特教授進行了視訊通話。

金陵這邊的研究所,儀器大概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位,但矽谷那邊的實驗室,隨著星空科技的資金到位之後,已經可以開始實驗了。

十萬美元的年薪不算便宜,陸舟沒打算養一群閒人。

做好了具體的研究計劃之後,他很快編輯了一封郵件,發到了薩羅特的郵箱裡。

“……具體的研究計劃我已經發到了你的工作郵箱裡,你先看一遍,有什麼問題可以告訴我。”

根據陸舟對那個碳奈米小球的拓撲學分析得出的結論,它的原型大概可以拆解成一個C70富勒烯分子與一個存在兩個拓撲缺陷的碳奈米管。

用化學的語言進行描述便是,將C70富勒烯材料的部分π鍵開啟,並用存在撲拓缺陷的碳奈米管對其進行修飾,在特定的條件下改變其分子空間構型。

這聽起來似乎很複雜,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並不算很難。

首先將電弧室抽成真空,通入氦氣,兩根高純度的石墨棒靠近,並透過高壓電產生電弧效應,碳棒氣化產生的等離子體在惰性氣體環境下不斷碰撞,就能形成穩定的C60、C70等富勒烯大分子。

將其中的C70分子篩選出來,和透過CVD真空管式爐生產的碳奈米管進行混合,在真空環境下發生熱反應。

由於π鍵和大π鍵本身的不穩定性,加熱期間會產生相當複雜的化學反應。根據預期的高分子模型進行比對,從反應室中不斷篩選出相似的產物,然後分析產物的物理、化學性質。

也許一千克的產物中,能找到那麼幾毫克的寶藏。然後根據產物、時間、用料等因素繪製不同的曲線,摸索出一條類似於經驗公式的東西,進而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理論。

這看起來似乎是個笨方法,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卻是當前最合適的選擇。

畢竟在尋找一個穩定製備的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事實上,很多材料學的實驗,都是透過這種“笨方法”做出來的。

然而即便知道這是唯一的選擇,在看過了陸舟制定的研究計劃之後,薩羅特對於這毫無技術含量的實驗還是忍不住吐槽了句:“說實話,這些實驗我們完全可以外包給別人去做。”

陸舟:“別人的資料我用著不放心,更何況什麼都外包出去了,我還留著你有什麼用。”

影片鏡頭對面的薩羅特訕訕一笑,頓時不再嗶嗶了。

“遵命,我的老闆……我馬上按照您的要求吩咐下去。”

看著如此聽話的薩羅特教授,陸舟滿意地點了點頭,鼓勵道:“加油好好幹,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一點,說不準就是一篇《Nature》。”

雖然嘴上是不嗶嗶了,但薩羅特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嗶嗶了兩句。

就這玩意兒上《Nature》?

不存在的。

他無論是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看不出來這東西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愛尚手機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