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結束之後,陸舟也隨著人潮離開了會場。

然而就在他正準備向實驗樓的方向走去的時候,忽然有人從身後叫住了自己。

“陸教授,好久不見啊。”

回過頭看去,只見李榮恩教授正面帶笑容地向自己這邊走來。

想到前段時間自己剛剛從老先生這裡挖走了兩員大將,陸舟一時間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由笑著問好。

“好久不見,您身體還好吧。”

“別的都好,就是這心臟不太好,”看著陸舟,李教授雖然是笑著,但語氣還是頗有些怨念,“好不容易帶出來兩個徒弟,這下好了,全都給你拐跑了。”

“這個……怎麼能叫是拐跑了。”陸舟乾咳了一聲說道,“而且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您一定會找到更好的——”

李教授搖了搖頭:“行了,我不是來找你興師問罪的,他們能有一個好的去處,我也算是放心了。雖然沒讀博有些可惜,但在你這兒,能學到的東西不比在我這兒學到的少。”

要說就因為挖走了兩個學生興師而問罪,那也太誇張了點。誰也不能說自己帶出來的學生,畢業了就一定得在自己這兒打工,即便他確實有將兩人吸納進中山新材做研究的想法。

跟著陸舟明顯更有前途,在薪資待遇不壞的情況下,任何打算在這一行有所發展的年輕人,都會做出類似的選擇。對於兩位學生的選擇,李榮恩雖然不捨,卻也是支援的。

他的研究團隊,還不至於因為少了兩個碩士而出現什麼影響。

停頓了片刻,老先生看著陸舟認真問道,“說實話,你在研討會上證明的過程,我看的不是太懂。關於那個空心碳球的結論,你是認真的?”

陸舟點了點頭:“我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亂講。”

在碳硫複合材料中,空心碳球算是比較新穎的一個思路,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且得益於碳奈米技術的突破,類似於碳奈米管、富勒烯、石墨烯材料的價格每年都在下跌,應用到工業生產中也並非沒有現實基礎。

盯著陸舟看了好一會兒,李教授忽然笑著搖了搖頭:“……孫洪標那個老傢伙的眼睛還是毒辣,看來他說的沒錯,你小子確實胸有成竹了。”

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謙虛道:“胸有成竹誇張了,我也只是有三成的把握而已。”

當然,這三成的把握僅僅是成功的把握而已,並非是什麼成功率,實驗這東西鬼才知道要做多少次。

畢竟他對空心碳球的猜測全都是建立在基於常識做出的推論上,雖然用數學方法能證明這種可行性,但能不能找到這種材料還真不好說。

“三成的把握已經很高了,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實驗都是去賭不到一成的可能性。”感慨了一句之後,李教授看著陸舟,繼續說道,“那就期待你的好訊息了。”

陸舟問道:“您的研究團隊不參與嗎?”

李教授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你都已經進去了,我還摻和個啥?等著看你論文得了。”

中山新材畢竟不是什麼行業巨頭,資金有限。做鋰硫電池方向的研發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效,身為企業股東之一的李榮恩,自然不會貿然往裡面投錢。

而且國內鋰電負極材料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缺,相比起做新材料的研發,遠不如先把眼前的市場給消化了。

至於鋰硫電池這個大專案,還是交給那些行業巨頭去搗鼓好了。

……

會議的總結檔案大概過上十天半個月才會下來,不過那些東西和陸舟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