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標教授的話音剛剛落下,一雙雙視線便朝著陸舟看了過來。

尤其是來自企業方面的代表和工程師,一個個眼睛都在冒光。

而處在視線中心的陸舟,此刻正握著礦泉水瓶,一臉的問號。

我啥時候胸有成竹了?

我怎麼不知道?

其實他之所以不參與討論,甚至表現的對研討會表現的漠不關心,倒不是他心裡已經有了主意,而是他也不知道該說啥好。

和大多數材料學界的大牛不一樣,出於數學家的嚴謹,他在吹牛前還是得打下草稿的。孫教授忽然將這個皮球踢到了他的腳邊,一時間也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就在這時,陸舟忽然靈機一動,放下手中的礦泉水瓶,扶正了話筒,清了清嗓子說道。

“……根據我在MRS會議上的見聞,對於鋰硫電池這一塊,穿梭效應是制約這項技術的最大難題。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術界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論。”

“我個人的觀點,覺得兩條思路都不錯,從正極材料上解決是一條思路,以固態電解質作為切入點也不錯。我們可以順著兩條思路齊頭並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說出這句話的陸舟,忍不住給自己的機智點了32個贊。

至於最後一句話用在這裡合不合適,他也不清楚,反正自己政治課一直都遊走在及格線附近,也懶得管那麼多了。

這種萬金油的回答,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

大佬們為了研究經費撕的正歡,但他是自己掏錢做實驗,還是不進去瞎摻和比較好。

說得太多了,將來可是要負責任的。

然而,孫洪標教授,顯然不打算這麼放過他這棵大樹。

只見老先生笑了笑,繼續追問道。

“陸教授說得對,然而話是這麼說的沒錯,但我們要集中有限的資源成就大事業,總得有個重點。以您的觀點來看,您認為哪一條方案更有前途?”

這水木大學的教授也是個人精。

多半自己就是做正極材料表面聚合物的,看他用改性PDMS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便賭他多半和自己一樣也看好聚合物方向,然後果斷把他推出來當槍使了。

但說實話,雖然陸舟是用改性PDMS薄膜解決了鋰枝晶問題,但對於鋰硫電池特有的穿梭效應,他並不看好在正極材料上同樣採用新增表面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至於理由,他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可能只是直覺吧。

想到這裡,陸舟不僅有些哭笑不得。

忽然“白學”現場,總感覺自己選誰都會得罪不少人。

畢竟在鋰電這塊他不是什麼小透明,以對呂老對自己意見的重視,他也是有所自覺的。自己手上握著的票,怕是一張能當兩張,甚至是三張來使。

早知道會變成這樣,他就推說有事兒不來了。

陸舟嘆了口氣。

沒辦法了。

本著嚴謹的態度,他不想拿著尚未完善的研究成果出來顯擺,但再繼續推脫,就有些矯情了。

而且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說他在國家專案上“不使勁”,享受著政策的支援卻再渾水摸魚,傳出去影響總歸是不好。

思索了片刻,他開口說道。

“非要我說的話,我個人更看好空心碳球方向。”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孫教授,顯然是沒料到陸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