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借實驗室?”

電話中,聽到了陸舟的請求之後,正在碳奈米材料實驗室中分析樣品的李榮恩教授,眉毛疑惑地皺了皺眉。

握著手機,陸舟笑著說道:“是的,我在研究文獻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想在實驗室裡操作一遍,可能需要用到勻膠機和數碼顯微鏡。”

理由當然是他編的,雖然他和李教授私交不錯,但還沒有推心置腹到那種程度。倒不是懷疑李教授的人品,只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利益糾紛罷了。

畢竟這種級別的發明,其價值可不是區區一篇SCI能夠衡量的。

尤其是對於業內人士而言。

“那行吧,一會兒我和管實驗室的老師打個招呼,你直接去實驗樓304辦公室找王憲富教授就行了。”

雖然好奇陸舟一個搞高能物理的,為什麼跑去做這種實驗,但李榮恩教授也沒多問,只當是興趣愛好,很爽快地答應了。

如果是其它人借這些裝置,他多少還會猶豫下,不熟的說不準就拒絕了,但陸舟不一樣,上次他那篇計算材料學的論文,可是幫了自己一件大忙。

那可是十幾億的專案,直接間接帶來的經濟效益高達數千萬,更不要說作為中山新材的股東之一,他還是直接受益人。

相比之下,這點小忙又算的了什麼?

舉手之勞而已,對他來說連人情都談不上。

李教授答應的如此爽快,陸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早知道這位老先生這麼好說話,他還借什麼數碼顯微鏡這種腳踏車,乾脆借臺SEM掃描電鏡得了……

“還有什麼事兒嗎?”見陸舟沒有說話,李教授笑著問道。

陸舟搖頭道:“沒有了,謝謝教授。”

“你一個人做實驗行不行?要不我把錢忠明派來幫你?”

陸舟委婉謝絕道:“不用了,我想試著自己動手。”

他當然不可能同意。

像錢師兄這種行家,只怕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問題了。

到時候很多東西自己都沒法解釋,無論是誰設計的實驗,還是這一切都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實驗,註定只能他自己動手來做。

“那行吧,你記得別把儀器弄壞就行了,要不可別怪我去你老闆那兒告狀。”

知道李教授是在和自己開玩笑,陸舟笑了笑,打包票道:“不會的,您就放心吧!我保證實驗室借來時是什麼樣子,還回去的時候,還是什麼樣子!”

……

從304辦公室的王老師手上拿到了鑰匙,陸舟的下一步計劃總算是可以開始了。

根據掃描槍逆向到的技術,破解鋰枝晶生長問題的關鍵,便在聚二甲基矽烷材料的處理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設計的實驗思路分為製作和旋塗兩個步驟。

然而問題的關鍵依舊在PDMS材料的處理上。

未經處理的PDMS材料,就算是塗在了銅片上,也根本沒有用處,鋰枝晶該怎麼漲還是怎麼漲,該爆炸還是爆炸。

材料學和數學不同,前者必須在無數次的實驗中總結經驗,以及龐大的資金投入,而後者不考慮查閱文獻的話,一張紙一張筆就可以開始研究了,科研經費一大半都是用在開會的差旅費上。

陸舟想了幾乎整整一天,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最後只得狠下心來,花費了500積分,在這個環節上求助了系統,得到了製作配方。

看著那重新變回1975的積分,他心裡還是狠狠的肉痛了下的。

這玩意兒還真特麼的貴,他幾次任務的積分獎勵,也才500點而已,只夠兌換一個PDMS材料的處理方法。

這要是把整個電池的技術都靠積分整出來,恐怕消耗的積分都夠“買”一個哥德巴赫猜想了。

雖然花了不少積分,但幸運的是,配方中用到的材料,在實驗室裡都能找到,找不到的在隔壁實驗室也能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