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學術會議,和國內的學術會議區別很大,尤其是在海報交流環節。這裡沒有什麼特定的條條框框,三個木板拼出的隔間加一張海報,便算是一個小型的舞臺。

就像是擺攤,只不過這裡交易的不是貨物,而是知識。

在這裡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力,而不用顧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學術的靈魂也正是在這種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昇華,在大廳裡擺攤的可能是某個德高望重的教授,也可能是隔壁某個成人大學的夜校生。

當然了,能申請到攤位張貼自己的學術海報,最基本的實力是肯定有的。你的觀點不一定絕對正確,但至少得有值得討論的價值,否則來了這裡也是自討沒趣。

除了和攤主們交流學術問題之外,不同的人參加學術會議有不同的玩法,大牛,奔著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小學渣們也可以抱著學習的目的,在這裡尋找機會。能帶著好的成果去交流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但沒有很耀眼的成果,一樣可以大膽的參與其中。

站在人群的邊緣,陸舟很慶幸自己沒有穿西裝過來,一是因為大家都穿的是便裝,穿著西裝很容易被誤會成會務組的管理人員,二是因為他帶的那件西裝沒有加絨,而這裡的空調不是很足的樣子。

將陸舟帶入場之後,羅師兄便不見了蹤影。

這種結實圈內大牛、交流前沿領域資訊的好機會,和熟人待在一起是最浪費時間的選擇。

進入會場的第一件事,陸舟便是將門口那些派發小禮品的攤位掃蕩了一圈。

鋼筆、記事簿、甚至是西裝用的領帶,將紙袋裝得滿滿的。出手闊綽的派克公司,甚至專門為這次學術會議製作了一套紀念款的鋼筆,如果不是一張入場證只能領一個,陸舟還打算給小彤帶一支回去當禮物。

當然了,小禮品只是這種學術會議的小插曲,不是重點。

正事兒陸舟也沒忘記。

一般來說前兩天的講座都是價值含量最高的,昨天晚上陸舟就從主辦方的官網上,把即將在報告會中展出的論文列印出來,並在紙上標記了講座的時間和會議廳編號。

趁著第一場講座還沒開始,陸舟便在大廳的各個攤位轉悠了起來,從那一張張海報上尋找感興趣的東西。

然而還沒等他逛到一半,便被一張牛逼到爆炸的海報給吸引了。

【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作者:迪讓】

【……】

陸舟:……?

握草?!

看到這學術海報的標題,陸舟瞬間震驚了。

為難了他快小半年的問題,竟然被人捷足先登了?!

大新聞啊!

這,算是見證歷史了?

簡直比在古玩市場撿漏還刺激。

可是,這附近怎麼沒人?

架不住心中的好奇,陸舟走上前去,打算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