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漢德雖衰,天命未改(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郃聽見遠處傳來驚恐叫聲,立刻令中軍千八百士卒各置火把堅守不動,以金鼓笳笛為節,迎敵佈陣架盾,再持強弩嚴陣以待,聽見馬蹄徹響,隨即弓弩併發,擊潰敵軍騎兵。
此乃麴義在界橋破公孫瓚之法,是步軍對抗騎兵的良策。
張郃眼裡兇光畢露,只要張文遠敢領騎軍前來偷襲擾亂,必讓他嚐嚐公孫氏的慘敗之痛。
深夜漆黑的曠野,聲音傳得非常遠,時不時瘮人的慘叫聲傳至軍陣,聽得讓人毛骨悚然,心驚肉跳。
要不是嘴裡銜有木枚,兵卒早就交頭接耳,喧譁起來了。
只有主將張郃不為所動,藉著發出噼裡啪啦響聲的篝火,目光不斷地巡視各處。
時間一晃而過,遲遲不見張遼騎兵的蹤跡,就在張郃心中不好的預感一點點被放大的時候。
前軍陡然出現密集慌亂的腳步聲,兵卒皆神色慌張,狼狽不堪的快速潰逃,甚至往中軍火光方向撞來,僅兩三千的潰卒,頓時就把中軍北面陣腳給衝散。
張郃讓士卒接連斬殺數十個潰兵也沒止住腳步,皆在本能的驅使下,往有火光的安全地方跑。
張郃最後只能狠心下令,用強弩射之,使人取下嘴裡的木枚,齊聲大喊道:“快往左右退,敢亂軍陣者死!”
不少潰卒在前後都有阻攔的情況下,也在慌張驚恐的大叫,有些人不管不問依舊往火光方向衝來。
張郃立即令中軍士卒拉弦搭箭再射一輪箭矢,對於有些不敢下手的兵卒,怒眉叱喝道:“潰兵衝陣與敵軍衝陣無二,若中軍陣腳崩塌,必然全軍覆沒,此乃張遼詭計也,故意以騎兵衝破前軍,此時不可再念及袍澤同鄉情義。”
然而就在這時,後方響起了響亮的擂鼓聲,四面皆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鬲縣二千三百守軍盡數衝出城外,各處箭矢齊射張郃中軍精銳。
同時還在呼喊:“冀州袁紹敗了,玄德公援兵已至,殺敵!”
“莫要放走了匹夫張郃!”
“殺張郃!立大功!殺張郃,立大功!!”
袁軍中軍見自己的前後左右皆被包圍,而自家前軍已敗,後軍也了無聲息,立馬心慌不已。
不知道青州軍到底來了多少人,看這陣勢有可能是敵軍的主力趕到,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馬,還輕而易舉地擊破了前軍與後軍。
難怪騎兵會在日暮時分突然撤走,原來是早收到訊息,也就他們步軍走得慢,才被青州軍趕上來圍住,要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部殲滅在這平原易野。
想到這裡,袁兵不由更加慌張失措,聞風聲鶴唳,皆驚悸不安。
站在最前面持刀盾計程車卒心態最先崩潰,見此地十死無生,沒有人想客死他鄉,趁著敵軍箭矢稀疏的間隙,立即拋戈棄甲,臨敵賣陣,撒起腳往後邊先跑為敬。
有一就有二,有人帶頭跑路,連帶著前排士氣瞬間崩塌,原本就搖搖欲墜的陣形,驟然兵敗如山倒,人人慌不擇路的四散逃命。
勇,志之所以敢也,勇氣要是沒了,任何名將都沒辦法在戰場上力挽頹風,只能被潰兵裹挾,隨波逐流。
張郃沒想到張文遠沒沿著後軍一路往前殺,反而寧願繞遠路去攻擊他撤退的前軍,把前軍徹底打崩後,讓潰卒來衝他的陣腳。
如今袁公喪師失律,敗不旋踵,他也緊隨其後一敗塗地,連撤退也被張遼抓住時機,打得事敗垂成。
張郃緊握馬匹的韁繩倉皇逃命,忍不住悲痛想道。
“張遼鼠子,竟然如此狡詐,攻敗後軍寧可繞道去前面,也沒有順著直搗我旗纛,著實令人可恨。”
張郃沒想到張遼能在夜晚衝陣廝殺時,還能做到這麼冷靜地去判斷分析,由此可見張文遠的確是難纏的對手。
月光躲進雲裡,周圍一切顯得愈發昏暗。
張郃攜親衛十數騎,策馬穿過西面幽暗的樹林,還在心痛辛苦操練出來計程車卒,怕沒多少人能逃回渤海,沒想到突兀就與繞後的青州二三十騎迎面相逢。
雙方都嚇了一跳,都沒想到這也能撞上,張郃頓時反應過來,大聲喊道:“不要和敵騎糾纏,先殺出去!”
兩軍相遇,一觸即發,兩方騎兵立即拈弓搭箭,箭鏃破空朝對方射去。
雙方見狀皆不期而同的伏在馬背上躲避弓箭,即便如此,雙方都有人被射中,倒頭栽於地面。
張遼在昏暗之間,看清了敵騎中央有一人鐵鎧,遠比兵卒要精良,必然是軍司馬級別以上,或許還可能是校尉,縱使逮不住張郃匹夫,此刻擒住此將,也算能凱旋獻敵了。
須臾之間,騎兵熟練的分成三部,同時前鋒衝敵,左右兩翼包抄夾擊,這是騎兵慣用的戰術。
不同的是青州騎兵會先以錐形衝鋒,在臨近陷陣破敵時,突然夾緊馬腹加速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為左右兩翼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