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備也沒想到,郭圖從高臺躍下竟還沒有摔死,看樣子應該是斷了手腳。
雖心裡感到好笑,但這時若真笑出聲,就有點對潁川士人不尊重了。
劉備立時擺手,讓懂得粗淺醫治骨肉計程車卒,上前檢視究竟,再找機會把郭圖帶回大營。
他此刻沒時間去管郭公則了,還要趕著去追袁紹。
一聲號角齊喚上馬,騎士再度高舉旗幟,數千馬蹄聲勢浩蕩,呼嘯朝西北而去,迅速消失在天邊。
……
袁紹原本在數里外,還想找機會率騎兵殺回來,卻聽到趕來的斥候稟道:輕騎兵已經被衝散,甲騎在交戰中也岌岌可危。
只好捨棄這個打算,準備暫時先退往繹幕,令沮授、張郃、高覽等人率步軍前來救援,待收攏潰兵後,再與劉玄德決戰。
當荀諶聽到袁公的想法,立即搖頭反對,揖禮道:“袁公,此事萬不可為也。”
“鬲縣尚有張遼數千兵卒,張儁乂雖領兵過萬,而我觀近日傳來的戰報,張郃常有吃虧跡象,恐其不敵張遼,高覽與董昭此刻還在攻打平原郡東部各縣。”
“要等他們率軍到來,怕劉玄德會先一步至繹幕,為今之計,只有退過洹水再做打算罷。”
袁紹聽完,沉吟不語。
先前三叉鬍鬚的河北掾吏,也在人群中,聞聲連忙獻計道:“袁公,劉備騎兵近在眉睫,已然是急如星火,間不容髮之時,至少也應當退守東武城。”
“我乃甘陵廣川人士,早年聽聞東武豪族西門氏與劉玄德有舊怨,數年行賈儈賣糧食常高價賣與青、兗二州賺足了財帛,若聞劉氏勝,西門氏必然驚恐萬狀。
袁公可先許諾助其守城,待徵調收取錢財之後,賞錢以犒勞軍心,甚至亦可用財帛使烏桓人護送公渡河北歸。
而西門氏億錢甕盡杯乾,料也不敢輕易降劉,害怕度田再受損失。”
三叉鬍鬚的掾吏,一面打恭作揖,一面陪笑說道。
荀諶聽了大怒,用眼神瞪了對方一眼,急忙道:“袁公,此刻我軍大敗,不可再招納烏桓隨軍,烏桓乃北部蠻夷也,心性反覆無常,喜急公近利,唯利是圖。
先前尚有步騎軍十萬,蹋頓不敢有異心,而眼下我軍損失慘重,只剩下千餘騎兵倉皇北歸,烏桓乃有五千之數,設使中途忽然變心易慮,見異思遷,則我軍危矣!”
“此人想必與東武西門有舊怨爾,故獻此計策揭人之短,只為誅除仇家罷了。”
說到這裡,連荀諶也不由冷哼一聲,哪怕有荀氏儒風家訓,對於這般小人行徑,也忍不住鄙夷不屑。
袁紹臉色帶有慍怒,斥責道:“紹為汝南袁氏大戶,豈能假意許諾,又奪人數代積蓄,豈不是與劉玄德無二,此事勿要再言。”
他能徵調這麼多豪族部曲前來決戰,就是許諾不奪河北士族、豪族的莊園田地,以及奴婢、部曲、僮客。
不然河北豪族怎麼會蜂趨蟻附,還不是捨不得交出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還有蓄養的部曲與奴婢嗎?
劉備打擊豪強,他就拉攏豪強,劉備度田,他便讓利,每與備反,事有可成。
不同於曹孟德被擊敗後,便痛定思痛,尋找劉備強大的原因,在江東誅殺不服豪強,收其錢財與耕地以養士卒。
袁紹要是敢在河北這麼搞,那士族、豪族就得主動投劉了,反正都要度田,何必跟著你袁氏做逆賊。
先前還想在冀州度田,後邊隨著劉玄德聲勢越來越大,不僅度田心思要收斂,還要對河北豪族進行妥協。
以為能借眾力,一戰而擊破劉備,那時再來清掃河北,沒想到……
袁紹思慮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從西北方向的東武城,搭浮橋渡過洹水,回信都再度徵召郡國兵與部曲防守安平郡。
遂肅然下令道:“傳命張儁乂挫敗鬲縣張遼後,在引軍撤退回渤海,高覽、董昭回師駐守東光、南皮、浮陽三縣,此三城更靠近漕河,方便糧草運輸。”
“讓沮公與快馬趕回信都以監兵事……”袁紹說到這微微頓住,忽地想起了什麼事,猛然望向左右竟不見熟悉的身影,急忙問道:“田元皓身在何處,騎軍撤退怎沒將他帶上?!”
難怪一時間總感覺有說不出的不對勁,原來是沒人站出來直言進諫了。
荀諶聞話也拍掌反應過來,頓時瞪圓了雙眼,與袁公面面相覷。
壞事了,先前撤退太快,光顧著和郭圖道別,忘記把田豐從後營給帶出來了。
沒想到此役,除了郭公則外,又損失了我河北一幕僚良佐矣!
眾掾吏發愣之際,陡然聽見斥候傳報,青州騎兵砍下大纛後,沒朝步軍殺去,反馳馬朝西北方向疾速趕來,離此地只有五六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