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被嚇死了。

訊息傳到冀州,袁紹聽到都愣住了。

真是有口難言。

那幾日,連投奔他的荀諶、辛評、郭圖幾人,都臉色古怪。

辛評好幾次,欲言又止。

懷疑是他暗中指使,想要斬草除根。

只是恰巧被韓馥親自撞見,直接嚇死。

才搞得天下皆知。

直到袁紹多次指天解釋,眾幕僚、吏屬,還有田豐、沮授等人才漸漸相信。

還沒等他向天下人解釋,袁術又跑出來,唯恐天下不亂。

不欲使他喘氣,盡下死手。

“當務之急,還是先以討董為重,一是可以彰顯我一心為國,吸引士人來投。”

“二是,清者自清,待向天下解釋過後,以行動證明,我並非是想奪取韓文節之基業。”

袁紹思索片刻,暗自忖道。

從堂上踱步下來,對著眾多心腹幕僚,說道“諸位,如今巧得冀州,原意只為解公孫瓚之患。”

“不曾料想,文節誤紹之意,自剄而死,遣人去陳留將屍首接回冀州,厚葬之,下葬之時,我親前往送行。”

“文節的妻子兒女,一律厚撫卹,敢亂揣測我意者,袁紹必殺之。”

“此次佈告全州郡的太守以及官吏,毋要再現類似朱漢此獠,藉機公報私仇之事!”

袁紹面色狠厲的說道。

有些幕僚,雖親身參與了袁紹謀奪冀州的事。

但只要袁紹不自己說出來,他們絕對不會往外說。

袁紹也深知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但是絕對不能在明面上說出來,哪怕是在其他心腹面前。

做了和說出來,那是兩回事。

袁紹注視著面前眾人,說道“等到文節之事了卻,我將再度率軍討董兵髮長安,不誅殺董卓誓不罷休。”

“諸位可拭目以觀之!”

現在天下大義,就在於討伐董卓,袁紹絕對不會主動將自己的盟主招牌給卸下來。

雖巧奪他人基業,做的不地道,只是因冀州太過誘人。

韓馥身為刺史,無法發揮最富饒州郡應有作用。

袁紹只能先苦自己,承擔些許惡名。

只為繼承大將軍何進的遺願,匡扶社稷、中興大漢,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董卓不過篡逆之輩,怎敢竊取神器?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