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他即便看不上週遭士子言論,也不願搶了那李兄風頭。

若不是酩酊大醉,絕不會如此失言。

他盯著看著正在陳年手中的墨塊,開口道:

“令祖當真是一代高人,有此家學淵源,莫非你也是來趕考的?”

陳年抬起頭笑了笑道:

“我無心仕途,此來丹陽,一是為了求學,二是為了家中事務,前來找一個人。”

說著,陳年將磨好的墨往張書生面前一推,開口道:

“還請先生落筆。”

一旁的攤主早就等不及了,見狀趕緊催促道:

“書生,趕緊寫吧,一會兒人要是都圍在這裡,我這生意還做不做了?”

說著攤主對著四周示意了一下。

張書生轉眼一看,心中微微一驚,麵攤上舞文弄墨實不多見。

再加上兩人的對話,已經開始引得周圍行人駐足了。

這等物件要是碰到識貨的漏了白,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下他就不再言語,提筆揮毫,一氣呵成。

待到收筆,一個“面”字躍然綢上,‌筆鋒行雲流水,力道入木三分。

“掌櫃的覺得我這字如何?”

那攤主見狀連連點頭,他不通文墨,就覺得這字看得舒坦。

“小兄弟以為如何?”

陳年卻是搖了搖頭道:

“字是好字,就是做招牌單調了些。”

“我這裡有些圖案,不如勞煩先生新增上去。”

說著,他用手指沾水,在桌子上畫下一個圖案。

那圖案奇異,似字非字,似圖非圖,似有一種奇怪的韻律包含其中。

張書生心中好奇,不由問道:

“這圖案書寫可有什麼講究?”

陳年笑道:

“沒什講究,只是我家那邊開業坐市的一個傳統,代表了兩個神仙。”

“一個是招財童子,另外一個進寶郎君。”(注1:招財進寶二聖符,符咒圖樣放在章說。)

“開業利市,求個好兆頭。”

(初五迎財神,這章早點發,祝大家新年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