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〇六章 京都和懸濟堂……

接過了小廝送來的蜜餞的人並沒有打算就這麼離開。

旬假還餘下半日功夫, 原本的計劃又都已經完成,範愚索性就讓人又送上來茶水,開始了閑談。

開口便問及了葉質安今後的打算。

打從兩人相識以來, 這人便一直醉心於醫術當中,而今回了京都,總不至於乖乖呆在家中,做回他的富家公子。

少年的回答大體上和範愚預想的沒什麼區別。

“既然已經回了京都,家中長輩怎麼說也不會放我立時離開回去江南。”

葉質安執起才放下沒多久的醫書, 卻不翻動, 有些漫不經心地將書冊握成卷, 輕輕敲了敲自己的手心。

這話聽上去像是長輩不捨, 實際上卻是因為娘親正無視反對, 想著給他定門親事。

好在暫且只是她自己在搜羅合適物件的資訊,還不至於這麼快就有個結果。

“師傅不通俗務, 當年在京都時, 父親幫著建起過個懸濟堂,名聲也還算響亮。這些年師傅雖遊歷在外, 醫館卻還在, 只消收拾收拾便能再用。”

說到這裡, 前邊話裡的輕淺煩惱已經轉成了十足的愉悅。

“上一封信中, 師傅便允了我重開醫館,只吩咐說是莫要墮了名聲就好。等阿愚下回旬假, 懸濟堂便也該收拾得差不多了。”

正好能當個住處,從日日和娘親相對變到隔上數日再歸家一趟,既方便了鑽研醫術,也多少能降低一下被唸叨婚事的頻率。

話一說完,範愚的眼睛便亮了亮。

如今確實不必每逢旬假就去醫館報道, 但和葉質安呆在一塊兒早就成了個習慣,除此之外,他似乎也無處可去。

乍然聽見葉質安說在京城也有個懸濟堂,自然便有些興奮。

卻沒察覺到自己下意識忽略了先前對於北方完全不同於江南的風光的好奇。

對懸濟堂三字的反應還不止神情變化,等範愚的目光順著葉質安明顯沒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往下移時,便瞧見了自己手中拽著的衣袖,讓人整齊的衣領都被牽動了些。

顯然是他方才一時興奮的結果。

然而瞧見之後,範愚沒松開手,葉質安卻也沒打算把自己的衣袖收回。

以至於等兩人達成一致,決定拿餘下半日時間去瞧瞧正在由僕從們重新收拾的醫館時,一路上還維持著方才的狀態。

陸展宣落後了一步,正好將這場景完全收入眼中。

看上去就彷彿是年長者擔心還在學步的稚童走散,才拿衣裳作為連結似的。

出發時候還只是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不等真正在醫館門前停下腳步,他就已經陷入了迷惑當中。

誰能告訴他,這一路上像個孩童般嘰嘰喳喳個不停的人,真的是平日裡不太受得了自己唸叨的好友麼?

其間的反差未免也太大了些。

話題從葉質安回京之後就沒再給葉質堂寫家書,到成了齋諭,再到一旬時間裡太學中的點點滴滴。此時的範愚,赫然便是個獨自念書回來之後,興奮地對兄長唸叨自己見聞的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