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婦人商量這些小輩的事情,可是一點都不會再感覺到羞澀了,更何況是掌家多年的兩個婦人了,她們七嘴八舌的開始計算起了,這場婚事若要辦得風風光光,都需要些什麼?要配哪些人?要哪些鋪子?要配多少銀兩?出嫁的嫁衣,那一年準備好,肯定是不管用了,是送到裁縫鋪再修改一番?還是做一套新的?

這些討論的話題讓像五小姐這般跳脫的性子的姑娘都紅了臉皮。

蕭五小姐要嫁到棲霞的王家去,王家是她堂嬸王夫人的孃家。王家雖說家中子弟並不是個個都成才,和其他幾家世家相比甚至說很不怎麼樣,細細算來王家最出色的是女兒王家的女兒百家求娶。就是因為王家的女兒,所以今日王家在朝堂之上利於不敗之地。

如果梁王最後成功了,取代了皇帝,成為了新一代帝王,那梁王妃就順理成章成了新一任皇后,王家自然是獲益非淺。如若是二皇子和皇上帶著大軍從邊疆回來了,那看著先皇后的面子上,二皇子和皇上對王家也會手下留情,再過個幾年等王家子弟入仕時,二皇子還得看著母親的香火情。

嫁給王家,在目前的世家女的嫁娶裡算是最好的選擇了。這次來求娶蕭家女的子侄和王夫人很密切,是她弟弟的兒子,也就是她的親侄。

王家老爺們很是愛娶妻妾,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生,若是女兒為了王家的將來,王家的夫人們捏捏鼻子也就寫到自己名下了,將來是個嫡女也好,嫁到各家去給兒子好好謀前程。如果是個兒子,那更是金貴了,王家幾代雖不是單傳,但各房都沒什麼子孫成群的樣子,別說嫡子,有幾房,連庶子都沒有。

王夫人在和心腹說悄悄話時就曾提起,就說那先皇后,她是原來二房的嫡女,雖說二房的老爺是清貴的讀書人著書立說,是讀書人們追捧的大家。但是,皇后卻是他的獨女,以至於兩個皇子皇女連個舅舅都沒有,以至於王夫人前兩日給孃家寫信的時候,聽說皇后竟是往家裡託過孤,不過這信都沒到二房手中,二房的老爺夫人太與世無爭,家裡人不想惹麻煩就給劫了,那公主到底死在何方,都沒人去過問。

“不過小五啊!有件事倒是對不住你的,我王家曾經放話閉門教養子孫,這幾年,雖說謝客之舉漸漸少了,但是這婚禮若大操大辦還是不好,畢竟這天下局勢還不穩定,這婚禮的排場風光便在我家這邊,嬸孃一定給你風風光光的,到了王家那邊若是寒酸些,你也莫怪。”

對於這一點,其實楊夫人非常的不滿意,楊夫人得這個女兒是么女,生她時,年歲比以大了,前頭有兩個兒子,有個女兒正是如珠如寶,如今捧到那麼大,要出嫁了,夫家卻不願給個體面。

這樣的不滿只能由母親來說,卻不能教出嫁的女兒來表達不滿。

“嫂子呀,上次這樣說,那是兩三年前了,如今,時間都過了兩三年了,怎麼還是這樣不肯大操大辦呢?”

王夫人,挑了挑眉毛,對妯娌這個問題,並不想回答“我家那弟妹啊!前兩日給我來信,說我家的侄子這幾年書讀得很不錯,再過個一兩年安定了,就像朝廷討個恩典,做個小官。我家男丁畢竟不興旺,這信就要念叨著,日日盼著我們靜初進門,說是,我家那侄子早該有個妻子管著了。”

女方要守孝三年,王家雖然迫於婚禮都快到最後一步了,沒有什麼話說,但是心裡其實是不快活的,王夫人雖然是出嫁女,但是處處也還是要替孃家考慮,聽妯娌這樣說,可是得敲打敲打

拿起桌上的茶,王夫人輕輕碰上了一口,滿臉笑意的對著自己這隔房的侄女說到:

“靜初啊,我那弟妹人最是好,做事處處都週週到到的,你若嫁進去,凡事都不需要多操心,她處處都跟你安排好。”

靜初小姐是個外貌主義者,她看男子一要看家事,二要看外貌,家世好了就能讓她一世無憂,外貌好了,就是生起氣來看起來,也沒那麼惱了。滿屋的小丫鬟們都知道小姐是個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的主子,罵起人來口不擇言,罰起人來更是沒個度,但若是隔上一段時間再去互相向小姐求求情,基本上再重的罰她也推推手就免了。

王家的少爺正好遂了她的意,王家的姑娘之所以被百家追求,一是門第高貴書香世家,二是禮儀周到,寬宏大量,適合做主母,三就是這容貌,個個花容月貌,王家的公子哥個個眉目精緻陰柔好看。再加上,就像母親跟她說悄悄話時跟她唸叨的一樣,嫁到王家,以後根本不愁沒有路走,不論目前的天下是誰奪下來,王家都不會遇到什麼滅頂之災,反而只會更上一層樓。

她也不是一個小孩子了,王夫人的敲打她並非完全聽不懂,無非就是讓她嫁過去以後少管閒事,這有什麼,很是簡單。接過遞來的茶她低眉順眼地喝著,眼睛瞟著母親那眉目間壓不下來的火氣,心裡就覺得有些好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夫人這輩子做二房做的,其實滿肚子都是火,明明是一家的嫡夫人,卻總是要聽另一個人的話,事事都不能搶先,如今嫁女兒,嫂子還讓自己女兒到了孃家要多受氣,當然是滿肚子不快活。

但是其實她不是很瞭解自己的女兒,她的女兒沒什麼火氣,蕭靜初並不在乎,到了夫家能掌多少權?她在孃家時學的也不過只是撐起一個小家的東西,真到了那邊還要去算計婆婆的東西,可別沒感到吃飽肚子反倒撐破了肚皮。嫁過去,靠著豐厚的陪嫁,繼續過著跟原來差不多的生活,那丈夫願意疼她,一切就疼她一些,不願意疼她一些日子也不是過不下去。

倆妯娌還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暗地裡打著機鋒,正主子蕭五小姐只顧著喝茶看戲。

忽然,王夫人改了話題。

“前些日子點我們家小五的嫁妝單子,看她是陪嫁丫鬟裡有一個家姓是王。是哪一個呀?”

姓王?徐瑤慢慢回想著,陪嫁過去的丫鬟裡還有姓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