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被遺忘的古藏戈巴族村 (2)(第1/4頁)
章節報錯
,如果他們記載的資料屬實的話,我只能說,這些古人,他們走在了袁隆平先生的前面。這裡的糧食産量,幾乎能和我們今天的高産水稻相媲美,而這裡的蔬菜和水果,想來産量也不會低。”
胡楊隊長拿出一個口袋,裡面裝著一些種子,激動地對大家道:“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我們已經發現了香巴拉最大的寶藏,將這些母本帶出去,它們將改變整個世界。”
嶽陽、趙莊生等人大惑不解,張立問道:“胡隊長,這些不是也只能和我們今天的高産水稻相比嗎?頂多就是多了幾種高産農作物吧,怎麼能改變世界呢?”
胡楊隊長道:“黃金糧食,是黃金糧食啊!你們沒有聽說過嗎?”
【集智之村】
嶽陽想了想,似乎在哪裡聽說過,一時卻想不起來了,只有敏敏“哦”的一聲,似乎想起來了。呂競男道:“傳說中有一種神糧,每天只吃一半,第二天它就能恢複成和原來一樣多,永遠吃不完。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自古以來,農業科學家對黃金糧食的追求就從未停止過,他們的最低標準,是希望能找到或雜交出一種高産,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能抵抗各種病蟲害,只需要最基本的水和陽光,就可以大量生長的農作物。只需要把種子撒下去,不管是撒在沙漠中,還是在巖縫裡,只要有陽光和水,就可以生長,不需要翻田,不需要施肥,不需要除草,不需要除蟲,但卻驚人的高産。或許聽起來也像是神話,但是包括袁隆平在內的許多農業學家,都是以此為目標在雜交各種高産農作物的。”
大家這才正視起胡楊隊長手中那包不起眼的種子,嶽陽道:“難道你們發現的就是……”
胡楊隊長小心地收起那包種子,對大家道:“如果村志斷掉的時間,就是這個村被屠盡的時候,那麼,這個村子起碼已經荒廢四年了。可是你們看看田地裡,那些茂密的秧苗,有沒有受到影響?它們依然生長得很好,自生自滅,自枯自榮,田地的旁邊就是生長力和侵佔性極強的野草,卻對它們毫無影響。你們知道我在田地裡發現了什麼嗎?就連那些覆蓋在田地邊的金屬軌道縫隙中,它們也能生長,只要有水和光,在金屬裡也能生長,這已經顛覆了我們對植物的傳統印象了。所以不錯,這就是這裡的古人不知用多少代的智慧和實驗,研究出來的黃金糧食。如果有一天,撒哈拉大沙漠變成畝産千餘斤糧食的高産區,冰原覆蓋的北極圈同樣如此,你們說,這會不會改變全世界?”
“啊……”一聲聲輕呼自大家口中發出,此時他們也感覺到了胡楊隊長手中那袋種子的分量,一個個欣喜且激動地望著胡楊隊長。只有肖恩心道:“這只不過是一個中轉站,如果能上到第三層,那時才能發現更值得帶走的東西。”雖然這麼想,但他還是看了看自己的揹包,那裡面有比胡楊隊長收集得更完善的植物母本。
亞拉法師道:“我們還在最底層的廠房內,發現了家禽家畜的規模化養殖。這裡的人,顯然不用為食物發愁,他們的生産能力也驚人的高。”說著,看了張立一眼。
張立馬上接著道:“這裡的戈巴族人沒有發明蒸汽機,但是他們用水力做到了同樣的事情,那臺水輪機為整個村寨提供了動力。金屬軌道是村寨的交通系統,戈巴族人利用了發條一類的機械能使機械自動在軌道上移動,自動完成木材和石料的採集,自動完成糧食播種和收割。我在村子的下方還發現許多管道,用於物資和能量的傳輸。我對木屋進行了徹底的檢查,我發現每間木屋還有一個彈簧扭矩的蓄能裝置,即使大水輪機不再轉動或需要檢修更換,每家每戶蓄積的動能還能使用兩三天。”
唐敏問:“這些能量用來幹什麼呢?”
“分兩類,一類作用於生活所需,自動織布、自動制皮、造紙、磨面、零件加工,等等;一類是防禦類,我們可以這樣說,這裡的每一間木屋都是一臺機關發射裝置,大多是對空發射的,那些武器顯然能給天空的猛禽造成巨大的傷害。不過最後的一兩年,這裡的人們似乎對機關作了些調整,加強了對地面的防禦。”張立指著角落的一根鏽鐵管道,“難道你們沒有發現,這裡的村民使用的是自來水嗎?還有那些由短刀固定的臺面,我懷疑那是一種自動……”
肖恩輕輕撩起額角銀發,難以置信地搖頭笑道:“這裡的人什麼都不用做。”
張立道:“這裡的人確實極大程度地從體力勞作中解放了出來,或許比我們現代的都市人解放得還要徹底。他們更多的時間,應該花在了思考上。大家可注意到,這些木板上的雕繪多麼精美,它們可不止一層,而是一層又一層疊上去的;還有那些唐卡,雖然被火燒雨淋,但依然無法掩蓋它們的美麗;還有許多器皿,應該是類似於我們的棋類的娛樂物品。當然,我認為他們研究得最多的還是那些機械構造,你們都去那些倉庫看過的,那麼多機械生産工具,或許這一千年來,這些工布村民都在研究如何製造出更多更實用的機械來。”
胡楊隊長道:“我覺得他們的機械自動化,還是要靠人工操作才能完成。比如說,就算他們和我們的農業工業化體系一樣,有自動播種機和收割機,有自動水流灌溉系統,起碼除草你得靠人工完成吧;要織布,繅絲你可以機械自動化,養蠶你得靠人工完成吧……”
亞拉法師搖頭道:“不,這裡的自動化程度恐怕比我們想得到的還要高。由於古人對生物操控技術的瞭解,他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徹底、更完美。就拿織布來說,擁有生物操控技能的古人完全可以做到,讓蠶在固定的地方進食,然後到固定的地方結繭,在固定的地方交配産卵。這樣,那些自動的機械就只需去固定的地方採繭,隨後的抽絲、織布也都可以自動進行,將人力完全從勞動中解脫出來。”說到這裡,亞拉法師那顆潛修多年的心竟然不能平靜下來,他突然間對卷軸上那句空洞的話“集機關術、蠱毒、生物飼養之大成”,有了深刻的瞭解。
嶽陽舉一反三道:“也就是說,這裡的牛羊能自己去一處吃草,奶牛自己去擠奶機前擠奶,快死了自己去屠宰加工的地方,然後那些肉透過這些軌道管道送至每家每戶?甚至……甚至能切成肉片、肉丁,全都由機器做好了!我的媽呀,這是一種什麼生活!”
卓木強巴長籲一氣道:“這就是……香巴拉的生活。”
※※※
敏敏重複了一遍傳說中的香巴拉:“那裡四季花開,水流不歇,莊稼總是在等著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是掛在枝頭……那裡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一切,覺得冷,衣衫就會自動增厚,熱了又會自然減薄;想吃什麼,美食就會飛到面前,飽了,食品便會自動離去……”大家看著戶外漸黑的村落中那一座座破敗的小木屋,想象著這裡曾經的繁華。誰能想到,神話中隱藏的真實,竟會是這樣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對於見過倒懸空寺和瑪雅地宮的他們來說,這一切雖令人驚訝,但還能夠理解。不過對趙莊生來說,就像在聽天方夜譚一樣,只是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像在話家常的其餘隊員。
“等等!等等!”終於趙莊生受不了了,大聲道,“你們好像是說,這裡的科技水平……這裡的機關什麼的啊,比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工廠還要先進?”
大家停下討論,很奇怪地看著趙莊生,旋即醒悟過來,這家夥沒親眼見過那些古代機關術的造詣,到現在還不敢相信古人的智慧。亞拉法師正告他:“就某些方面而言,是的。”
“比……如,說呢?”趙莊生呆呆地問。
嶽陽攬過趙莊生的肩,對他道:“這樣說吧,我們現代的工業基礎來自於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你知道……什麼叫工業革命嗎?”
趙莊生搖頭,嶽陽道:“所謂的工業革命,就是指,將人力的手工業勞作,轉換為機械力勞作,它節省了人力,而提高了産量,使整個世界的生産秩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物質的分配和人類的社會結構,也因此發生了完全的改變,最終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這個世界。而工業革命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就兩點,瓦特的蒸汽機和……歐洲人學會了煉鋼。”
“這,這和……有什麼關系?”趙莊生嘟囔著。
嶽陽繼續道:“其實,蒸汽機的根本意義是:一種能持續提供穩定動力源的機械裝置,一種穩定且持續的動力源,是一切工業的基礎。而鋼材呢,則是一切機械的原材料。工業革命要成功,就必須找到一種堅固耐磨,可以長久使用不易損壞的材料,新的冶煉方法讓那些原本笨重又易碎易斷的生鐵變成了鋼。但是,這兩種工業革命的先決條件,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被我們的祖先發明瞭。”
“啊?”趙莊生表情怪異。
張立擠眉弄眼道:“你可別不相信,畢竟你沒系統地學習過機關學。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瞭以水力和風力作為動能的持續動力源,而其中又以水能動力源最為穩定。諸如筒車、水礱,至今還有很多地方在使用。而煉鋼之法就更不用說了,歐洲十八世紀採用的新式煉鋼之法,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發明並使用了。最初是百煉鋼,後來因為工藝繁複又加以改進,在漢末發明瞭新的煉鋼法——炒鋼。所謂炒鋼就是將鐵再熔,並在熔爐中攪拌令碳化掉,這也就是現代仍在使用的煉鋼工藝原理。更厲害的是我們的祖先發現,不同水質的水可以影響淬火的效果,而這項研究是歐洲學者們在近些年才開始的。以後有機會你可以去看看《夏侯陽算經》《神器譜》《格物粗談》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