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亞拉法師贊同道,“那些黑色的應該是巖畫,可能是石器時期或是更早的古巖居人留下的,畫的應該都是古人最喜歡畫的狩獵圖,只是形體上有些誇張。”

他們又走了幾處石室,每一間石室裡的壁畫都有所不同,越往裡走,壁畫越工整,線條越清晰,似乎是不同歷史時期遺留在這些洞窟之中的。

他們看到了更大場面的狩獵圖,與古人息息相關的牛、馬和一些小型怪獸漸漸成為壁畫的主角,這些動物的形態也更清晰,有奔走、呼叫、掙紮、回望等,在有些圖中甚至能感覺到受傷動物的掙紮與氣喘籲籲。

還有一些原始的舞蹈圖,裡面的女子雙乳碩大飽滿,臀部肥大,手臂纖細,雙足並立,還有些省略為兩個圓形加一個箭頭的生殖符號,另一些雍仲符號也出現在壁畫中。

當他們走到第四間石室的時候,卓木強巴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巖畫,那是穿戴盔甲的小人,手裡拿的似乎是長槍、銅錘、弓箭等物,看起來在相互比武。

“這是什麼巖畫?”多吉對這種巖畫也十分好奇。

亞拉法師卻顯得異常激動道:“這是演武徵戰圖,是古人留下的戰爭壁畫。”

“徵戰圖?和光軍有關嗎?”卓木強巴馬上就聯想到了戈巴族和那支神秘的光軍。

亞拉法師搖頭道:“不清楚,只是從壁畫內容看,我們似乎從舊石器時期走到了王朝時代,看他們的穿戴,不像是吐蕃王朝,難道是……象雄王朝?”

“聖使大人,來看這個!”多吉在另一旁也有所發現。卓木強巴兩步奔走過去,一幅更令他驚異的壁畫出現在眼前。壁畫的一端應該是一群犛牛,但不像先前的壁畫那般隨意,而是整齊地排成了一個箭頭形狀,由體型明顯大一號的頭牛領隊,走在箭頭尖峰的全是體型最強壯、牛角最鋒利的犍牛,而體型稍小的犍牛則跟在後面,整個牛群全是公牛,沒有一頭母牛,它們似乎在奮蹄狂奔。而在壁畫的另一端,則是一大群體型較小的生物,從外形看有些像狼或者豹子一類,壁畫突出了它們尖銳的爪子和森森利齒,它們在另一端形成半圓的包圍圈嚴陣以待。但壁畫的創作者又在包圍圈的外圍畫了一些山林樹木,在樹林裡的兩側還各隱藏了一支小型生物的隊伍,呈斜刺形。在小型生物群中,也有一隻個頭明顯比其餘小型生物大些的頭領,它在包圍圈中心位置,正對著犛牛頭領,似乎在發號施令。而半圓形包圍圈正對犛牛前鋒的地方,許多小型生物的頭都朝向後方,似乎隨時準備掉頭就跑。

整幅壁畫畫得非常逼真,而作畫者的意圖也十分明顯,犛牛群想正面沖擊那些小型生物,而那些小型生物只是做出一個半包圍的樣子,一旦犛牛群進入包圍圈它們就會散去,而樹林中的兩隊伏兵那時就會像兩把利劍捅進犛牛群的腹背防禦薄弱處,當犛牛群陣腳大亂時,已經散去的小型生物就會捲土重來。整幅壁畫就像是在上演兩軍交戰,雙方都有將領、有陣形,既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也有兵不厭詐的誘敵之計,就算拿到真實的戰場上,這也是一場難得一見的經典戰役。可是偏偏交戰雙方是兩種動物,整幅壁畫裡一個人也沒有,這樣的壁畫,卓木強巴也是頭一次見到。

“亞拉法師,你來看看,這是什麼?”卓木強巴叫過法師。

亞拉法師一看便道:“是獸戰。天哪,沒想到竟然會有壁畫留下來,真是不可思議!”

“獸戰?是怎麼回事?是畫的動物之間的狩獵之戰嗎?”卓木強巴注意到,這幅壁畫的用色和形制,與徵戰演武圖應該屬於同一時期。

“不,”亞拉法師否定道,“這不是動物之間的狩獵戰,你注意到沒有,強巴少爺?這幅畫裡全是公牛,沒有母牛和小牛犢,它們全都是士兵,這些狼群也是士兵,這是人類的戰爭。”

“人類的戰爭?”卓木強巴再度打量著這幅沒有一個人的壁畫,隱約感到森然殺意。沒錯,那些犛牛和亞拉法師說的狼群都堅守著各自的陣地,那規整的陣形,絕不是自然界中的狩獵與突圍,畫面上是兩軍在對壘。“法師,獸戰是怎麼回事?”卓木強巴追問道。

亞拉法師搖頭道:“一時說不清楚,回去之後再告訴你。獸戰是一種古老的作戰方式,很早以前就已經失傳了,但我可以告訴你,當年的光軍,就是用這種方式作戰的。”

“啊?”卓木強巴滿腹疑慮,難道說戈巴族人都是動物?不,與狼同居,獸戰,難道是……

他們又看了幾間石室的壁畫,其中一間有船行進在峽谷間,兩岸的高山異常陡立尖銳,而山間峽谷背面被完全塗成黑色,還有那船,如果與人影比較,那船顯得太大了一些,整齊的船槳從船身伸出,一艘接著一艘朝黑暗駛去,竟似無窮無盡;還有一間竟然在佛像手臂上畫出了那十八座倒塔,每座塔的旁邊有一個略似僧侶的人像,或坐或臥,擺出不同的姿勢造型,亞拉法師認為,這估計就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方式。看見這完整的畫像,卓木強巴才對他們走過的巨佛有了一個直觀的瞭解。這尊十八臂三面三首巨佛,實際上僅有上半身探出崖壁,成俯瞰眾生相,十八條手臂如蜘蛛腿一樣張開,從上至下,左右手臂相距越來越遠。而佛像的下半身,也就是卓木強巴他們此時所在的位置,則完全地插入了刀削一般的崖壁中,和山崖同為一體,整個崖壁下半截也是被一刀削成內斜的“了”字形。對那些奇怪的修行圖,亞拉法師看得十分入神,雙目突出,似乎想將所有的壁畫都刻在腦海裡。

這石室壁畫一間間地看下來,亞拉法師意猶未盡,但卓木強巴已經對這些畫像不感興趣了,他急於爬上所有的垂直臺階,與唐敏他們取得聯系。在卓木強巴的催促下,三人才一前一後地向更高處爬過去。

※※※

繞得暈頭轉向之後,莫金和索瑞斯來到一間前所未見的巨大的石室,他們的照明裝置開至最大亮度,也看不見石室頂部。寬敞的石室正中有一根方形石柱,石柱上頂著一個直徑約五十米的巨大圓球,遠遠看去就像法杖上鑲嵌著明珠。兩人步入石室,都頓時顯得小了起來,石室內比其餘地方更加潮濕,石壁上有成股的水滲下,地上甚至可看見部分積水。索瑞斯的一隻白鴿停留在圓球下方,好像感知到什麼危險,任憑索瑞斯怎麼用電擊刺激它的腦部,就是不肯起飛。索瑞斯奇怪道:“這裡應該是附近濕氣的源頭吧,咿?雕這麼大一個圓球做什麼?”

莫金激動道:“找到了,就是這裡。那是月亮啊!他們將天上的一個月亮藏於黑暗,唯有銀色的光芒可以讓它重新獲得力量,開啟通往勇士的殿堂。”他默唸了一遍多吉誦過的古詩,感覺是這樣沒錯。

索瑞斯凝視道:“月亮?這個月亮上怎麼坑坑窪窪的?難道那些古人將月亮上的環形山都觀察到了?”

莫金道:“誰知道呢,古人擁有多少智慧不是今天的你我所能猜度的。就像那些蟲引,你不是一直認為,那是近些年才研究出來的生物操控手段嗎?原來人家一千多年前就在使用了。”說著,他舉步向石柱走去,並在石柱下準備開始攀爬。

“等一等!”索瑞斯道,“這裡似乎有些古怪,你看那隻鴿子,竟然會違揹我發出的電子訊號。”

莫金道:“這山壁裡含有稀有礦物,幹擾無線電,估計是強磁場的作用,你的鴿子導航系統受到幹擾,不受你的控制也有可能吧。石柱的某一個地方,應該有安裝銀眼的位置,我們只需找到它,再安裝上去,應該就能看見我們想要的東西。”

索瑞斯取出夜視望遠鏡,調整焦距,看著黑暗中的巨球,喃喃道:“不對啊,這不是石雕,這是,這是什麼東西繞成的?可惡,這裡太黑了,根本看不清楚。”索瑞斯看見的圓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線團,無數線條或橫或縱地纏繞在上面,繞了一層又一層,依稀看得見分明的層次,還有許多粗大的繩索向四面八方延伸,最後深深地埋入四周的石壁之中。

【跳動的心髒】

莫金道:“在下面當然看不清楚,我們上去看看,安銀眼的插口也一定在石柱某個位置,我們一起上去。”索瑞斯皺起眉頭,跟著莫金爬了上去。雖然石柱周圍都有滲水,但每隔一兩米便有一條可以放入手指的縫隙,爬起來並不難,那些水也是從這些縫隙裡滲出來的。

莫金每爬高一兩米,便繞著石柱巡查一圈,看看有沒有安放銀眼的孔洞,而索瑞斯則一心想探究那個球究竟是個什麼球,所以很快就爬到了最高位置。來到近處,索瑞斯才發現,這個球,竟然全是由石洞中那些玉米穗一樣的細纖維纏繞而成的。幾十根細纖維繞成一股線,然後幾十股線又撚作手指粗細的繩索,最後幾十股繩索纏繞成手臂粗細的繩纜,整個球便是由這些繩纜一匝一匝地繞成,難怪在下方看上去像一個線團。而有無數手臂粗細的繩纜延展開去,一直沒入石壁,整個球似乎也和石柱是連在一起的,中間沒有絲毫縫隙。索瑞斯索性爬到圓球頂端,只見頂端也伸出無數的繩纜插入頭頂石壁,堅硬得就像是插在石頭裡的鋼釺。索瑞斯伸手對球體又拍又捏,感覺入手硬得像老樹樁,再敲兩下,覺得比想象的還要堅硬,估計普通刀斧也砍不動,他喃喃道:“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在石柱上,距地面約四五十米的地方,莫金也找到了安放銀眼的位置,這是一個六角形插座,中心有一個水管粗細的孔洞,此時正像沒關緊的水龍頭,無數的水從洞裡湧出來,水量還不小。莫金穩住身體,將銀眼從揹包裡取了出來,對著插座比畫了一番,如果將銀眼放進去,就正好堵住了出水口,六角形的六個角內都有溝槽,剛好能將銀眼轉動一百八十度,牢牢地卡在這個基座裡面。將銀眼放進去到底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莫金認為應該先弄清楚再放入銀眼,他叫下了索瑞斯,指著洞口對索瑞斯道:“你看,這裡的水量很大,如果放入銀眼,就將出水口堵住了,真奇怪,哪來這麼多水。如果我們頭頂是古格遺址的話,這附近沒有什麼暗河啊?”

索瑞斯道:“是地下水,在幾千米以下,那個看不見底的峽谷中。”他看了莫金一眼,莫名敬畏道,“他們或許利用了虹吸現象,將幾千米深的水引了上來,這些人……真是一千年前的古人做到的嗎?”

莫金道:“可是,這些水有什麼用?這裡什麼都沒有啊?”

索瑞斯道:“和阿赫地宮同一個原理,形成生物鏈,利用那些昆蟲來保護這裡不受人幹擾。有水的地方才能有生命存在。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利用水培養微生物,而那些微生物則成為白蠍子的食物,有水有食物,所以白蠍子才在這裡繁衍了這麼多。”

莫金道:“那麼,將這水孔堵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可以預測出來不?”

索瑞斯想了想道:“水?難道是……”他抬頭看了看那個圓球,然後道,“難道是利用逐漸增加的水壓,讓頭頂的圓球從內部裂開,而我們要找的東西就放在這個球內?啊,或許是這樣了,你知道蛋殼效應吧?從蛋殼的內部向外敲打,很容易就能啄開,而從外向內使力,蛋殼就堅硬無比,這是蛋生生物為了保護蛋殼內的後代容易出來和不容易受到外來生物侵襲而進化出來的蛋殼效應,難道說這些古人也利用了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