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爹,娘,大伯,罪魁禍首已伏誅,崔家汙名洗清,你們且安息吧,待來日歸家重整,崔府門楣不會敗落。”
“二郎,雪大了,我們回家吧。”
崔玉棠昂首闊步,走向來接自己回家的人,濕透的眉眼淚中帶笑:“嗯,家去。”
回到府中,教暖融融的地龍一烘烤,身上的金裘披風捂得人喘不過來氣息,屋內還有炭火燃著,人進去剛坐下,在外頭吹久了染上的寒意便退散了。
餘晚桃自解了披風,笑吟吟地與身側的人言道:“這京裡是比我們江南府那邊要冷,可咱這朝沾了外祖的福,這冬日裡是過得比從前舒爽了。”
尤其是還有一大堆丫鬟小廝,斟茶倒水伺候著,金羹玉盞享用著,莫怪人人都羨慕這權貴人家,確實怪享受的。
只是日子長了總不自在。
早些日子長信侯知道了她在尚功局當繡女,便託了舅母去宮裡幫她告假,如今整日閑著,餘晚桃一時不知道該做甚麼了。
之前宮裡來了好幾次要接崔玉棠進宮,可都被長信侯以他傷勢未愈不能見風的理由給拒了,聽舅母說因為這個,早朝的時候皇帝還將長信侯臭罵了一頓。
如今身子大好,可是再推脫不得了。
崔玉棠雖及冠但未封王,按制應該是要住在宮裡的。
餘晚桃這般想著,宮裡又來人了。
她抿了抿嘴唇:“二郎,宮裡催得緊,不然你還是進宮一趟吧。”
崔玉棠頷首,應了說:“我知曉,總要去見一見的。”
他對所謂的認親並沒有太多的感想,只是宮裡那位到底不是旁人,怠慢不得。
崔玉棠進宮許是不會太早出來,餘晚桃取了披風來,打算去一趟鋪子裡,只是還未踏出門檻,那頭舅母的丫鬟就來喊人了,只說冬日寒冷,京郊的溫泉莊子開了,想約著家裡小娘子們一同去頑頑。
長信侯膝下二子一女,女兒嫁入了東宮早早沒了,兩個兒子隨著他入軍營歷練,現都任職在外地,如今府裡除了兩位舅母,還有崔玉棠的幾個表哥表姐。
勳貴子弟歷來瞧不上低門戶的人,不過他們外祖家的幾個卻都是直率豪爽的,許是武將之家沒有文官那麼多的禮儀規矩,餘晚桃跟她們都處得不錯。
餘晚桃轉了方向,往主院去。
一行人都是女眷,分成兩輛馬車出發,餘晚桃同大舅母蘇氏和兩個十二歲的表妹坐一輛。
車廂寬闊,裡面擺著茶具軟枕,底部鋪著厚厚的毯子,餘晚桃膝蓋上披著金絲繡的羊絨錦褥,手上抱著湯婆子聽兩個小表妹在拌嘴。
大舅母蘇氏嫌棄她們吵,一人賞了一栗子腦殼,將她們打發到角落去,與餘晚桃訴苦:“這些小丫頭煩人得緊,整日咋咋呼呼的沒點閨閣小姐應有的禮數,在家裡是一刻都坐不住,我左右都愁啊,就這脾氣京裡怕是難找婆家了。”
餘晚桃自然不能順著這話說,她輕笑說:“大舅母哪裡的話,表妹如今年歲又不大,正是活潑愛玩的時候,如何好整日拘在家裡。”
蘇氏聽了這熨帖話心裡想著也是,兩個小姑娘翻了年才十三歲,還能留在家裡教幾年,倒不用著急,這兩年好好尋摸幾個小子們的親事倒是真的。
說到小子們的親事,蘇氏便想起了自家剛認回來的鈞哥兒,她拍拍餘晚桃的手,說:“鈞哥兒身份貴重,陛下最是疼他,年初皇陵春祭後估計就會昭告天下,給他封王開府,你是他的妻子,到時也得上皇家玉牒,京裡免不了會議論你的出身,你莫往心裡去。”
“你是鈞哥兒落難之時娶進門的發妻,皇後不會教你下堂,可你們如今還沒有孩子,總是落了人口實,為了子嗣計,定是會有一兩個側妃進門的,你若大度能忍,只當舅母後頭的話沒說。”
“你若不想旁的人進門,那就得自己立起來,你態度教人看見了,旁人便閑話不起來,再者你們夫妻二人的情分足夠深厚,皇後也不好勉強。”
知道蘇氏是真心為著她著想,餘晚桃字字句句都聽在了心裡,這些事從崔玉棠身份明瞭後她也動搖過,若崔玉棠真的礙於身份納了人,那她會走得毫不猶豫。
只是他們一路走來,從大桑村到京都,早已成為了彼此最重要的家人,她相信崔玉棠不會讓自己失望。
餘晚桃:“大舅母,我省得的,旁人的那些閑話不會放在心裡。”
“你省得便好。”,蘇氏滿意地笑了笑,忽然想起什麼,樂道:“鈞哥兒不是認了一個義妹嘛,可尋摸了親事?要不要大舅母幫你打聽打聽京裡合適的人家?”
“窈兒的婚事還得看她自個的心意,我最近多留意便是,不勞舅母操心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