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謙最好看,瞧瞧這眉眼,和你母親小時候可真像。” 說著,她用手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這孩子的頭發也是又黑又亮的。

“這麼大點的孩子,你們就讓他去科考?”他可是陪著徐京墨考來的,考試考的不止學識還是身體,連著幾天的考試也太遭罪了。

南宮雲辭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對小時謙說,“謙兒,背段書給祖父聽。”

小時謙眨了眨眼睛,又點點頭,大聲地背誦起來“自高則必危,自滿則必溢,未有高而不危、滿而不溢者……克勤儉於邦家者,舜之所以美大禹也……”

南宮君燁看他一口氣就要把《大學》背完的樣子,也是吃了一驚。

“謙兒過目不忘,所以才讓他來考試的。”也是時間趕巧,三年兩考的縣試和院試都在今年,與其日後來回折騰,不如直接一口氣考完。

大抵是回到了父母身邊,南宮雲辭難得的一夜好眠。

金陵今年是暖冬,但是濕冷的感覺也不好受,即使有炭火,南宮雲辭起身後就被冷的一哆嗦,身邊少了個火爐終究還是不一樣。

看見青染進來便問道,“謙兒呢?”

“小少爺已經在書房讀書了。”這是在家養成的習慣,小時謙是個乖孩子,有天賦也肯努力。

南宮雲辭簡單用了點早膳就去了書房,南宮君燁先去了江都,從江家那打聽了一番才來的金陵。他也有些擔心女兒、女婿。民不與官鬥,但是不是你不鬥,就會放過你。

“你二舅說風平浪不靜,徐七到現在還沒出手呢。”風平是表面,至少此時此刻君臣之間還是相宜的,但是從田右都禦史那封摺子開始,就預示著早晚會有波折。

江學銘給他透過幾句,皇帝對徐京墨的才能是極其喜愛的,甚至時常翻閱當年殿試那份答卷,這些年朝廷上不少的新政也與那份答卷相關。只是能臣與顏面到底誰更重要?

“您猜的到為什麼我會現在帶著謙兒回來,他讓我們等到明年的官員調任結果出來再做打算。”即便小時謙考上了秀才也不能立刻回漁陽去,他依舊要去崇山書院待上一年半載。

“你呢,怎麼想的?”

南宮雲辭垂下眼眸,半響才開口說“北樓那邊先做準備,最差就是隱姓埋名。”保住性命再談其他的東西,若是在京都她是無能為力,但是漁陽總能有些辦法,她總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枉死。

“你二舅說也許不會到最差的情況。”人還在,丟了前程也無妨。

南宮雲辭許多年沒回來,南邊的生意全靠南宮君燁,如今她回來總要各處走走。她忙著生意,兒子就交給了父母。

江晚清頭一回見到寶貝孫子,稀罕的不得了,一日三餐到兩頓茶點都是親自安排。不過十幾天就感覺小時謙胖了一圈。

“母親,不能再這麼喂他了,衣服都要穿不下了。”

“長個子就重做,家裡又不缺那點做衣服的錢。”

南宮雲辭有點無奈,她可不想把兒子給養成個小胖球,“他這樣考試時要受罪的,考試時一日三餐都難。”

江晚清其實也知道自己有點過了,女兒這麼說,她也就順著應下,“那就一日三餐?”

“就一日三餐。”

小時謙對於突然少了兩頓點心的事情接受的很快,因為以前也沒有,母親說他要控制飲食,他就乖乖聽話。

日子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縣試,南宮雲辭親自送兒子去考場。她看著他小小的身軀揹著大大的書簍走進考院,那背影就好像二十多年前的徐京墨。

等小時謙考完回來,也沒人問他考得怎麼樣,都是擔心天氣太冷他著涼。要他說,縣試最難的不是卷子,而是考完以後的姜湯。

年僅七歲的南宮時謙一口氣考完了府試,且兩場都是案首。不少人都在猜測,他能拿到小三元嗎?徐京墨驚才豔豔,但是考運不佳,總是與第一擦肩而過,他的兒子會補上曾經的遺憾嗎。

“我想爹了。”他考了第一也不開心,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外面遞來了許多帖子,不過南宮雲辭都幫他推掉了,多事之秋何必再生枝節。“八月考完院試,等你爹的信再說好不好?”

小時謙從來不是個胡攪蠻纏的孩子,他其實感覺的到家裡的氣氛有些不對,但是他知道他還沒長大,所以有事情也不會告訴他。“好,我去給爹寫信,告訴他我考了第一!”

“你要是院試第一,可就比他還厲害了。”南宮雲辭對兒子考試的名次壓根兒不在意,這麼說不過為了讓他開心一點。

收到兒子來信的徐京墨沒有被不下去的失落,只有“我家有子初長成”的欣慰。

“爺,小少爺真棒,咱們府上要慶賀一下嗎?”

“等院試以後吧,眼下不過是個童生,免得別人說我們張狂。”送走了妻兒,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府衙裡。

漁陽免稅的最後一年,依舊是豐收年。漁陽通往府城、西涼的官道也都修的差不多了,比起過去,漁陽的外來人口顯著增多,人來人往就是衣食住行,好多本地的百姓就是擺個小食攤都賺了不少的錢。

徐京墨是個奉行眼見為實的官員,他經常帶著觀言走在大街小巷甚至是田間地頭,久而久之老百姓都認得他了。六年時間讓漁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戶戶都能吃飽肚子,不說天天有肉,但是總能時不時能打打牙祭,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金秋八月,南宮時謙再次踏入了考場。

月底,徐京墨收到了金陵送來了喜報,他的兒子中了小三元!

皇宮裡,齊承帝看著手裡的奏報,笑著對身邊的汪公公說,“徐家倒是好傳承,又出了個神童。”雖然名字是南宮時謙,但是在皇帝心裡,他就是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