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北馬道,樊家……

徐京墨命人貼出告示, “為保民生之利、促商旅之通,依朝廷律令, 本城茲行徵募勞役事宜。徵募身強力壯、吃苦耐勞之民夫若幹,凡本縣治下年滿十六歲至五十歲之男子,除老弱病殘者外皆可報名。此次勞役,為修建糧倉、通路。”

本以為是朝廷是強徵勞役,沒想到還有報酬,不僅提供服勞役期間的飲食,每日還額外給糧食和工錢, 要是幹得好, 還給布帛當獎勵。

本地的老百姓都多少年沒穿過一件新衣服了,誰身上不是補丁摞著補丁, 王大壯聽衙役說完, 就立刻湊上去問, “衙役大哥,真的給我們發糧食和工錢嗎?”

“千真萬確, 徐大人說所有的糧食都是提前發, 一次上工是一個月, 你要報名了, 就當天給你這一個月的糧食, 等你幹完一個月再給你這個月的工錢。”

能提前給糧食?居然還有這等好事兒, 他們以前服勞役都是白幹, 餓死、累死也沒人管,哪有什麼糧食和工錢。

被問的衙役看著周邊圍上來的百姓, 也知道他們不信,別說他們不信,剛開始他也不信。“徐大人是京都派來的官員, 這事兒是他主辦,別的我不敢說,但是倉庫裡的糧食和銀子都是真的。”

王大壯心動了,他砸吧砸吧嘴又問道,“幹得好,給布帛也是真的嗎?”

“真的,徐大人說,認真幹滿六個月的都算幹得好,其他的就比如你發現了哪個地方有不妥或者可以改進的,被官府採納了,也會給布帛當獎勵。”

漁陽招勞役的訊息很快的傳到了千家萬戶,徐京墨給的條件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最好的,沒有之一。無償給予糧食和銀錢,不能讓百姓安心,也不能重塑他們對朝廷的信心,所以他選擇了這樣的方法。

等到登記那日,左邊是登記處,右邊是領糧食的地方。每個登記報名的人,都可以拿著官府給的一個小牌子去領糧食。這個牌子寫著每個人的名字,日後領工錢,也是憑借這個牌子。

為了預防有人冒領,左右通路之間都安排衙役守著。

好多人都沒有直接來登記,都在四周觀望著,等他們看見那些來登記的人,都領到了糧食,漸漸的在勞役登記那處排起了長隊。

徐京墨也在,他換了一身深色的長袍,隱沒在人群中。今兒很重要,取信於民才能再談以後。

情況比他預期的好的多,雖然可能只是為了糧食,但是總歸是好的開始。人手到位、錢糧到位,接下來就是修建糧倉了。

徐京墨有些歉意地說,“抱歉,我最近還是會很忙。”

他想和她一起陪著兒子長大,只是眼下確實分身乏術。他不會理所應當地覺得,養育子女是妻子一個人的事情。

“他還小,每日裡睡著的時候更多,而且人也乖巧,並不算辛苦。你忙你的,漁陽的百姓苦了太久了,總要讓他們以後的日子更有盼頭。”

南宮雲辭也是從府城回來不久,不過是碼頭拍賣,她本沒打算親自前去,奈何唐老爺子相邀,她也只能走上一趟。說起來,她也比他好到哪去,這些日子多虧了母親。

“唐家是打算到北邊來拓展生意了嗎?”

算下來,九州北邊的地可比南邊多,唐老爺子可能是想透過南宮雲辭與徐京墨搭上線,直接收朝廷的糧食,大批大量的糧食不比他們自己去收要容易嗎。

“北邊的糧食終歸是要流動起來,他們願意來也是好事。”比起那些只會壓低收糧價格的商人,南宮雲辭更喜歡唐家這種有底線的人家。

聽她這意思是贊同唐家等人來漁陽,“你不擔心有人惡性競爭嗎。”

“南宮家不畏懼任何競爭,何況真有人惡意壓價或者漲價,不還有你這位知府大人嗎。”

徐京墨無奈地笑笑,她總是這樣運籌帷幄。

“借我些人?”

南宮雲辭不明所以地問道,“掌櫃?”

“張師傅說要買草木灰、竹蓆放在坑底防潮;還要買許多的木材和磚石。衙門裡的人,我不放心,銀子不能完全交給他們掌管,採買也不行。”

只是吃點回扣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採買一堆不能用的東西,這糧倉的糧食可就全要遭殃了,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沒問題,不過防潮有個關鍵材料,是銀子買不來的。”

南宮雲辭說的是青膏泥,這種泥是用幾種東西混合而成,可以防潮和防蟲,是每個匠人的看家本領,絕不會對外說具體的材料和比例的。常規的做法,就是現將壁面拍打緊實,然後塗抹一層青膏泥,之後在青膏泥上鋪設一層麻布或葦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