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教育刺頭(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54章 第 54 章 教育刺頭
今日是徐京墨與伍班學子第一次見面的日子, 他身穿一件青色長袍,腰間掛了個如意佩, 手裡拿著一本無名書走進了講堂。
“諸位,在下徐京墨,乃是齊武四十二年金陵鄉試的舉人。雖才學有限,然願傾囊相授,願與諸君攜手共進,於這學問之途,共同探求真知, 以期攀文學之峰。”
徐京墨講完, 看著下面坐著的學子都是東倒西歪的,一點反應也沒有。不過他也不在意, 這是伍班, 發生什麼都不奇怪。先講了不食肉糜的典故, 而後說,“我崇山書院是出自民間的書院, 經院長與各位教授商議後, 決定每個年級的伍班都新設一門社會實踐課。”
什麼是社會實踐, 就是讓你體驗一下真是的民間生活。
有些學子反應過來後, 撇撇嘴, 大不了逃課就是。
徐京墨看到他們的反應, 繼續說, “這社會實踐課是必修課,諸君若是不打算參與, 就請自請離開書院。”
“這是你徐夫子說的,還是院長說的?”
“自然是院長說的,這校規過幾日就會公佈出來。”
“為何只有伍班有這課。”
“非也, 非也,是隻有伍班強制上課,其他班級的學子要是想上,可以自選。”
徐京墨看他們沒什麼問題了,就愉快地宣佈下課。
“這小子好囂張。”說話的是伍班的刺頭之一,尹琪乃是臨安省的通判之子。可惜他這個嫡長子在他父親家、外祖家都不受待見,渾渾噩噩地活著。
劉民意頭也不抬地回道,“十三歲的舉人,該他囂張。”
劉家也是世家,在京都有些人脈,他知道比其他人更多。若非是徐家人的身份太敏感,這徐京墨應該是本屆的解元的,而且他也不該在這崇山書院教書,而應該在準備明年的會試。
“那怎麼辦,真要上這個勞什子的社會實踐課?”
“只能上,總不能退學吧。”他們這些人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被退學,但是無心上進,這日子都是得過且過。
徐京墨找未來岳父幫忙查了一些這人的背景,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不過這樣的班級教起來才有意思不是嗎。
當夫子與當學生不同,他不必在每日住校,只需要在授課前到書院就好。
第一次的社會實踐是犁地,別以為冬天耕地什麼都不種。臨安的冬日雖然冷,但也沒有冷到什麼都沒法種的程度,早些年農學大家研究出了一種冬熟稻,抗寒性很強,即使在冬季種植,那畝産也是不低的。
有了這冬熟稻,農田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稻米的年産量增加了不少,農家人豈會嫌棄在冬日種田太辛苦,能多賺幾個銅子再累些又何妨。一般都是在秋收後,先犁地、鬆土、施肥,然後再去播種。
徐京墨可不指望這些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兒真的能做好農活,所以他挑的是自家的地,他問過佃戶,若是人工來犁地,一般一日也就是半畝多。他琢磨著這些菜鳥兩日能犁完一畝就不錯了,所以挑了四十畝地,準備讓他們六日內完成。
都到書院讀書了,犁地這事兒就不能這麼簡單的了事,犁完了地,總要寫篇策論才是。
南宮雲辭知道他這教學計劃時,臉上的表情有一瞬間的開裂,怎麼感覺這人越長大越壞了,明明長得正直又老實。
她來尋他是為了那磚茶一事,磚茶已經製出來了,北樓也和西域人談的差不多了,這生意是徐京墨想出來的,總該有他一份利。
“阿辭,如果你不打算退婚,就不該找我談分潤之事。”
南宮雲辭有些茫然地看向他,這話從何說起,“你本就是你該得的,與退婚何幹?”
“若是你的管事或者生意夥伴給你出了主意,你肯定分潤或者給賞銀;若是伯父給你出了主意,你只會道謝,對嗎?”
南宮雲辭本就是個冰雪聰明的人,聽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細想一下,可不就是嗎,只有與外人才會算的這般清楚。
“抱歉,我沒有其他的意思。”
他們兩個人的未來的日子還長,慢慢來吧。提起這磚茶,徐京墨還給了她一個建議,“每塊磚茶都可用油紙包裹,但是最好用竹盒再裝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