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不安好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 章 不安好心
自打徐京墨找到努力的方向後,便成了書院藏書樓的常客。
崇山書院的藏書樓分了三層,每層的書籍分別對應甲乙丙級。甲級的學子可借閱全部的書籍,乙級的學子可借閱除甲級外的所有書籍,丙級自然只能看本級的書籍。無論是誰,每次只能外借一本,一次十日,可續三期。
學子可以抄錄書院的書,但是不得對外售賣,一經發現當即逐出書院。市面上隨處可見的四書五經或者其他典籍不在此範圍內,因此有不少的寒門子弟都會於書鋪約好,然後借閱書院的書籍,抄好後再賣給書鋪,賺些銀錢。
徐京墨時常來藏書樓,與這的管理者自然相識,這日徐京墨前來換書。那老者問他,“你讀書是隻讀一遍嗎?”
這話就有意思了,古人有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老者怕是嫌棄他讀的太快了。“先生容稟,小子三歲開蒙,四書五經爛熟於心,然到書院方知這知識需的要相互論證。小子的書讀的不夠多,所以現在要多讀。”
那老者看他一眼,問“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這出自《禮記·禮運》,徐京墨當即接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老者又問,“晏安鴆毒,不可懷也。”
這句出自《左傳·閔公元年》,也是徐京墨前些日子所借閱的書。
“班固《漢書·景十三王傳》有雲,以宴安為鴆毒,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
徐京墨洋洋灑灑地論述了一番後,就看那老者點點頭,似乎是滿意的,“讀書需得有廣度,亦得有深度。若是遇到不慎清楚的,可去找夫子請教。”
說罷,那老者就揮揮手讓徐京墨進了藏書樓。
徐京墨不知道這老者是誰,但是他們這些學子來借書,只需要說出大概的名字,就能被這老者告知那書籍的存放地,有時還會被推薦一些書籍。合理推測,這老者恐怕是讀遍了這藏書樓的千萬書籍。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只是個看門人呢?
一晃眼,已經過了月餘,明日就可以回家去看看了。徐京墨將自己隨手抄錄的幾本論語放進書箱,待到明日路過書鋪就可以去賣了換銀錢。
唐柳手中拿著幾本書走來,“京墨,我明日不得空,不如你幫我一起把這些書拿去書鋪?我與那老闆約好的,他認得我的字跡。”
徐京墨笑著回道,“恐怕不方便,我手上這兩本是贈人的。明日家中有客,我得一早就趕回去。”
左言看唐柳似乎要硬塞,便出口相幫,“你何必為難京墨,去其他班上問問,總有人是要去書鋪的。”
這些日子,唐柳注意到徐京墨雖然帶了個書童,但是日常花銷很是節約,從不見他專門去加銀子點菜,想來也就是個耕讀之家。自覺大家身份一樣,但是他要年長些,成績也要好一些,所以言語間多有輕視。
但左言是世家子,他惹不起,左言幫徐京墨說話,他不願得罪左言,也就只好放棄。
待唐柳離開公齋,左言才低聲對徐京墨說“莫要去幫他,這人偷偷抄錄了其他書籍。”
書院不允許學子對外抄錄的書籍,自然是市面上沒有的,這類書籍外面的書鋪可是高價在收,幾十兩乃至上百兩的都有。
比起銀子,書院的學子更看重在書院讀書的機會,功名路的青雲梯,誰人願意為了百十兩就輕易舍了去。
徐京墨瞭然,唐柳有事是假,尋人幫他背鍋是真,“多謝左兄。”
“無妨,明日你可坐我家的馬車一同回去。”
“謝過左兄,不過家裡應該是有人來接的。”
左言聞言只以為是南宮家的人,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他們二人都是今年剛考進乙級的,左言之前隨父母住在九州,為了鄉試他才獨自回到原籍求學。不過左家本家就在臨安,他回來也有族人照應。
左言知道徐京墨的身世,但是極其欣賞他的才學,二人時常相互討教學問,一來二去自然就相熟了。
徐京墨經歷過無數惡意,遇到這樣的純粹的善意,也是相當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