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敗亡的奚軍騎士心中只有惶恐、畏懼,聽聞對方單于納降,棄械下馬受縛者不知凡幾。

或許,在日月旗幟倒下的那一刻,奚軍擊退魏軍的希望就已經幻滅,一支信念崩塌的軍隊,除了投降別無他途。

不單如此,隨著這道命令向傳向前方,逃亡的奚騎紛紛勒馬請降,逃跑的目的是為了活命,現在已經有了活命的機會,為什麼要用九死一生來博取未知的可能呢?

“部落征服又不是種族屠殺,頂多是為奴為婢”,抱著一種自我麻痺的想法,奚軍開始成建制投降。

當然,這裡面有或許同一族系、同一語系的原因。

不論是何原因,奚軍的投降都是魏軍上下喜聞樂見的結果,擄捕比斬首的戰利多,徵召而來的騎士也沒有怨言。

但在全域性兵敗的情況下,奚軍中軍五部牙兵仍是頑強抵抗,拓拔儀、於慄磾二人遲遲不能剿滅這股殘敵,反倒是增添了些許無畏的傷亡,拓跋珪當即抽調遊騎合圍這股殘軍。

踏著屍山血海,望著滿目瘡痍,感受著戰場尚未散去的溫熱血腥味,拓跋珪走到指揮戰鬥的拓拔儀身側。

見魏王親臨,拓拔儀行軍禮,作出請罪的姿態:“臣無能,遲遲不能拿下這股殘軍!”

拓跋珪當然沒有興師問罪的想法,更沒有將這一股已經包圍的殘敵放在眼裡,表情相當平靜:“烏泥,你做的很好,沉著冷靜射殺敵將,又以四千騎擊破敵軍上萬,你立有大功,孤有怎會對你苛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況且,這股殘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自從折衝將軍砍斷敵軍帥旗之後,這股奚軍就像是瘋了一樣,瘋狂亡命,為免士卒損傷過眾,我只好指揮士卒稍避鋒芒。”

拓拔儀點點頭,補充一句,當然,若是先前魏王不問青紅皂白責備,估計就不會有後面這一句解釋了。

盯著不遠處作困獸之鬥的敵軍,拓跋珪面色莊嚴,回應一句:“你做的對,沒必要增添無畏的傷亡,傳令於慄磾率軍退下。”

“派一名士卒前去勸降,如此境地之下,尚能保持鬥志,這樣的勇士,值得敬重。”

說實話,拓跋珪決定勸降這股殘敵還真不是心血來潮,在遊牧民族輕父系重母系的觀念之中,魏軍殺害同族根本算不上血海深仇,甚至不會有半點影響。

當然,他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如果對面的奚軍不降,那就全軍壓上、萬箭齊發。

“是!”拓拔儀挑選一名親衛,揮舞神鹿旗幟向奚軍殘軍方向駛去。

酣戰的於慄磾退下,一萬魏軍屏息靜氣,圍住奚軍殘軍。

不過結果並不如事先預想的那樣,等待半晌,這名親衛始終沒有出來。

“他們要死亡,那就給他們死亡!”勸降失敗,拓跋珪冷著臉下令發動總攻,對於不為自己所用的人,不必多費口舌。

拓跋珪一貫信奉的道理是,不為我所用,必為我所殺。

如果是遇上王猛這等不出世的大才,他或許會寬容一下,但對上負隅頑抗的軍卒,就只好鐵血無情了。

令下,魏軍以三重披甲騎兵並列合圍,騎兵後面佈置數千名弓手。

魏王完全不講騎士精神,更沒有給敵軍短兵相接的機會,待包圍圈縮緊,轉化成步弓手的軍士連續仰射十餘輪,數萬支箭矢傾瀉而出。

奚軍牙兵的死狀不用多說,身中十餘矢,箭簇半升。

隨著這場摧枯拉朽的戰鬥落下帷幕,奚軍最後的反抗力量被抹除,松漠的門戶徹底開啟……

ps食言了,求個訂閱,追定比太崩了,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