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那少年眉宇間有些貴氣,身著月白色的緊袖短衣,束一條鑲嵌美玉的蹀躞帶,腳下蹬一雙鹿皮小靴。

“是啊,以你的武藝、才略,再過兩三年必定可以選為禁衛軍。戰場兇險,豈是你這等未經歷戰事的少年郎可以理解。”有人附和說道。

聽聞一部之長入營做徵召兵,拓跋珪也是來了興趣,據他所知,此次抽丁,大多數貴族都是以部民代役。

少年撇撇嘴,星眸閃動:“一部之長算什麼,我的志向是做將軍”。

“大王說過,只要立下功勳,不論出身,一律按制受賞,你們,就不想做將軍嗎?”

少年的質問,引得一幫糙漢熱血沸騰,一名士卒夾雜著惱怒的聲音傳出:“將軍不敢想,只求我的套馬杆不要落空。

該死的屈突律,為了租借馬匹、強弓、骨朵,我付出了十張羊皮、三隻羔羊。”

“哲倫阿幹,不要喪氣,只要捕到一個奚人便不算虧,捕到兩個便有的賺,若是捕到三個,便是大賺”一人笑著出言安慰。

實際上,此話算不上虛假安慰,大軍出征之前,魏王明令頒佈賞格,捕一人,得其三成訾產,諸人獸皮袋中都有數根縛人、套馬的繩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士卒表現出的戰意,拓跋珪極為滿意,若是能夠一直保持這種鬥志,便有希望脫胎成一支強軍。

拓跋珪闊步上前,有士卒注意到來人兜鍪上的白纓,單膝跪地,撫胸行禮。

白纓兜鍪是魏軍將領的象徵,再觀其兜鍪之上鳳羽,身份呼之欲出。

“見過大王!”

聞聲,其餘人也紛紛行軍禮。

“多大了,叫什麼名字?”拓跋珪打量方才出言的少年,此子算是難得的有志之士,已經進入他的視線。

審視的目光令少年有些侷促,平靜下來,少年恭敬答道:“小子婁伏連,十五歲”。

十五歲,算是拓跋珪的同齡人了,如今,魏軍之中的未成年士兵足足佔了兩成,他們也是軍隊未來的主力。

“兵危戰兇,可有懼怖?”魏王表情和善問道。

婁伏連搖搖頭,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戰意:“刀槍劍戟皆不懼,惟願馬上取功名”。

“有志氣,孤等著封你將軍的一日”。

稱讚一聲,魏王將目光轉向在場所有士卒,沉聲說道:“大業尚未成功,汝等亦需多加努力,爭取做百夫長、千夫長、將軍”。

人群一陣躁動,望著拓跋珪遠去的背影,不少人露出崇拜的目光,無論是相貌、軍略、個人品德,魏王身上,都沒有過多可挑剔之處。

晚間,軍中開始流傳魏王“勉勵士卒”“有功必賞”的光輝形象。

拓跋珪認為,賞功罰過四個字,不比解衣推食的效果差,事實也是如此,普通士卒根本不在乎君主如何享受,他們只在乎自己用生命換取的一份酬勞。

對比袁大帥的袁家軍,封建時代,收買人心,打造一支基本忠誠的軍隊,簡直不要太簡單。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