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代地再無豪強(第2/2頁)
章節報錯
梁眷手指諸人,一一介紹道。
“諸位請起!”
對於前來歸順的部族首領,拓跋珪沒有表現出惡意,殺人,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另外,拓跋珪也下定決心吸納晉人、匈奴人、烏丸人……為兵,南池一戰,魏軍精銳死傷八千,元氣大傷,中堅力量嚴重受損。
如今的大魏,急需一支綠營兵充當前鋒;凡遇小戰,禁衛軍不動,綠營兵出擊;若有綠營兵啃不動的硬骨頭,再以禁衛軍出擊!
“謝大王!”
諸部首領起身拜謝。
拓跋珪目光掃視諸部首領,淡淡問道:“諸位都是歷代先王舊臣之後,如今重歸國家,有何感想?”。
姬雄等人聽得此問,均是噤若寒蟬,沉默不語,很明顯,這是一道送命題。
侍立殿前的拓跋虔怒目圓睜,質問道:“大王問爾等有何感想?”
姬雄側首看了眼拓跋虔,見他雄壯異常,暗暗嘆息一聲,天興拓跋氏啊,賜予此等猛士。
其餘人見狀也是一臉緊張之色,心中忐忑。
無人言語,殿中氣氛愈加冷冽,壓力轉移道排在眾人前面的姬雄身上,只見他沉聲說道:“臣之先祖,世代為拓跋氏效命,追隨先王征戰南北;
昔年秦國來寇,先王殞命,國家分裂,當時獨孤部勢大,我部無奈之下投效獨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大王剷除劉顯,率拓跋氏重現於世,我部自然也該回到昔日故土,輔佐大魏重拾榮耀!”
“你們呢?”拓跋珪眼睛微眯著,似乎在思索些什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諸部首領無法迴避拓跋珪質問,只能聽憑處置,紛紛言曰:“願為大王前驅!”
拓跋珪神色稍霽,起身肅容道:“既如此,接旨吧!”
各部首領恭敬跪伏於地,額頭緊貼冰涼的地面。
“孤意,東起石門山、西至七介山、北至方山、南至馬邑川全數劃歸代郡;
凡代郡各種族,今後俱稱魏人;
各部落不聽遷徙,以十戶、百戶、千戶為單位劃定草場、田地;
十戶之長稱保長,百戶之長稱甲長,千戶長官稱鄉薔夫,保甲長由部落內部推舉,鄉薔夫由朝廷委派,凡大小事物,一律報於郡府!”
“若有不遵郡府之令、挑起戰端、勾連外敵、驅逐朝廷官吏者,不問緣由,斬所部部落大人!”
據拓跋珪初步估計,代郡土地與草場的承載極限是五十萬,眼下俘虜與代郡百姓加起來不過八萬,思慮一番,便決定直接編戶齊民,一步到位。
歷史上代郡作為北魏京畿,自然有著它得天獨厚的條件,拓跋珪是完完全全將它當做上郡對待,以後歸附的人口也會安置在代郡內外。
“至於你等,也不必回去了,留在平城協助國家管理代地”。
沒等跪地的十五人消化完前邊的資訊,拓跋珪又宣佈第二條諭令。
諸部首領身軀跪伏的更低,或許他們是在掩飾憤怒的情緒,但拓跋珪不在乎,這不是商議,這是宣告。
須卜思恭準備出言,然而當他撞上拓跋珪漆黑如墨的眼神後,反對的話再也說不出口,他不想成為殺雞儆猴的物件。
拓跋珪沒有焦急,也沒有威逼諸人,只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待他們做出選擇。
他認為,聰明人會做出對的選擇。
半晌之後,姬雄俯首:“願遵大王之令!”
“願遵大王之令!”
性命與權力之間,所有人都選擇了前者,代地再無豪強。
拓跋珪微微頷首,對於國家體制、以及代地的人事任命他也是早有腹案。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